志翔科技:把脉国家电网的“医学大师”

作者: ■本报记者李洁琼
    开栏的话: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强调"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聚力专精特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精特新企业是产业链重要支撑,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重要力量,是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重点所在。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培育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这些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深耕细作,充分体现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发展特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即日起,本报开设"锚定高质量发展聚力专精特新"专栏,聚焦专精特新企业这一创新生态主体,生动展现它们深耕细分领域、提升创新竞争力、锤炼发展韧性、矢志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攀越。今天刊发《志翔科技:把脉国家电网的"医学大师"》,敬请关注。
    小小的电表,一头连着寻常百姓,一头连着国家能源,其计量检定尤为重要。目前,国家电网已累计安装智能电能表5.8亿只,如何实现在线运行监测和故障诊断,是电力行业提质增效的痛点之一。而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拿下这块业务"大馅饼"的,是一家名为北京志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志翔科技")的民营企业。
    "馅饼一定会砸中有准备的人。"志翔科技创始人兼CEO李先志说,他们从2016年开始参与智能电能表状态评价与失准更换的研发,默默做了三年。"从实验室研究建模到实地试点验证,再到2018年推出智能电能表状态评价与更换第一代产品并落地试点,直到2019年才实现国家电网全范围统推。"
    据本报记者了解,该产品目前已为全国包括国网和南网近30个省电网公司近6亿只电表提供失准分析和状态评估,每年可为国家电网节约上百亿换表资金,并减少数万吨电子垃圾的产生,填补国内外行业技术空白,为企业未来扩展至水表、气表以及其他工业网络仪表,乃至物联网设备的在线质量监测奠定了基础。
    短短几年时间,一群有志向、懂科学的企业家、科学家组成的志翔科技,已成为电力大数据领域细分市场隐形冠军。2021年,志翔科技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认定。截至目前,志翔科技已完成多轮融资,获得君联资本、国投创业、北极光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
道路笃定源于技术自信
    我国2009年左右开始普及智能电能表,但由于各种原因,智能电能表存在一定故障率导致计量的失准等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定位。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定,每块智能电能表使用期满8年,需要进行检定和更换。
    如果能通过远程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智能电能表的在线监测,实时发现表计失准并按需更换,将大大节省人力、物力。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丰富的数据价值有待挖掘。未来从电网走向能源与其他同类工业领域,发展空间更是不可估量。
    "我可以撞1000次头,即使头破血流,依旧能坚定地说,这条路我肯定能走出来。"李先志将这份笃定与执着归因于技术自信。他表示,投入任何一项有较高门槛的核心技术,肯定得上亿甚至数亿元资金,并且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准备,只有这样的技术才叫硬科技。
    据志翔科技总裁办主任杨晓露介绍,技术创新是高科技公司的生命线,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保持在3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研发人员数量占比50%以上。
    走进世宁大厦11层1101室,一个IT行业标准的大通间里,一排排工位,并没有彼此隔开。在一个普通的工位上,志翔科技研究院的院长,技术"大拿"张拓木博士正在和同事讨论问题。
    "最近,我们在配合浙江电力做试点,通过远程大数据分析,找出他们人为设置的盲样表。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何通过他们提供的两个星期有限数据把其中的误差找出来。由于表计的人为调整幅度比较小,对我们是一种更高水准的检验。"
    以智能电能表的失准分析为起点,志翔科技已完成在电力行业多个场景的落地和深入应用,包括面向电力发、输、变、配、用多环节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产品、大数据终端产品和大数据SaaS服务产品。
    "2019年随着失准技术在整个国家电网推广,才是工程化应用的开始。"志翔科技研发副总季建峰博士表示,大数据源头--数据质量是分析的起点,志翔科技做的是核心算法,以及如何在工程化应用中使数据模型完美落地的过程,不断逼近实验室理想结果,真正实现对数字电能表的远程数字校准,并不断将该技术向其他业务场景延伸。
    截至目前,失准技术已从1.0迭代到内部4.0版本。志翔科技在电力行业探索出一整套商业拓展闭环,并构建起公司独有的技术与市场竞争优势。张拓木博士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解决问题,如果说最开始用的是牛刀,那现在已经是在用手术刀了。同时在误差解除的时间上也会更加高效。"
    "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但核心在创新。"随着对智能电能表精度水准的提升,国家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不断优化,技术创新无止境,失准技术将持续不断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
    志翔科技为智能电能表的监管模式创新提供技术保障,促进国家电网业务形式创新和产业生态链变革,为电网云边协同管理、智能运维等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度认可。
    人才引领驱动补链强链
    "ToB的业务最重要的是你能给客户带来多大的价值,带来价值的百分之几才是你应该得的。所以本质上必须要给传统行业赋能,提质增效。"李先志表示。
    志翔科技在2022年1月初完成C轮融资。“李总前段时间一天要见2-3个投资人。一位投资人就得聊2个小时,一天6个小时就没有了。同时,他还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技术研发上,每天也就睡5个小时。”志翔科技政府事务总监项妮说道。
    “国家发达与否看人均GDP,企业的核心价值看人均产值。”李先志将企业备受资本青睐的首要原因归结于人才。志翔科技凝聚了一批数学建模、大数据分析领域的领军人才,共同在智能电表失准领域攻坚克难。
    除了智能电表状态评价与更换产品,另一个产品--非介入式负荷辨识产品,则是通过在智能物联网表上安装边缘侧计算模块,提供精准的用电设备负荷、能耗、使用情况等分析。该项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可调负荷监测、电网边缘侧数据分析、环保监测、消防安全管理、物业管理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其他应用场景还包括电力市场交易中的用户级负荷预测、电碳计量、智能家居、社区关怀,以及应急管理安全的安全用电监测等。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新能源发展和工业领域智能化低碳化建设将持续加速,工业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市场机遇巨大。志翔科技基于失准算法构建碳监测与碳核算技术,支撑国家电网从"碳视角"厘清配网侧排放的产生、计量、转移等全环节的排放特性与减排机理,助力电碳的精准核算,支撑国家建立电碳监测数据库和构建配电网电碳溯源技术体系。
    季建峰博士表示,通过电碳溯源技术体系可以帮助行业解决电碳计量分摊责任、核查、溯源等问题;提升绿电资源并网能力,对绿电资源并网后的潮流跟踪;同时,还可以帮助电网公司挖掘自身减碳空间,是我们继续深耕电力行业,并向工业领域的更多行业场景扩展与复制的新方向。
    做有难度又有意义的事
    "做有较高技术门槛,又能实现很大社会价值,也就是有难度又有意义的事。"看似质朴的语言,背后却是志翔科技始终坚守、不断超越的动力所在。
    走进志翔科技,在一片噼噼啪啪的电脑敲击声中,高手云集。
    喜欢一身黑色运动服的李先志,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硕连读,曾创办过两家公司,分别涉及视频监控和第二代身份证相关业务,曾在业界引起不小的关注。随后到国外工作10年,成为少有的架构师。"先志出国直接工作,由于他能力很强,根本不需要镀个金再去工作。"志翔科技总裁办主任杨晓露说道。
    张拓木拥有北大数学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曾是谷歌风投(Google Ventures)技术合伙人。"志翔有两点最吸引我,一方面志翔是实实在在想解决问题的,有很踏实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及'双碳'目标推进,这与志翔科技的全线业务都是高度契合的。"
    志翔科技从最初3人的清华创业团,成长为今天400多人的高学历人才汇集、高科技工业大数据技术傍身的创新企业。虽然创始人团队有着多年的海外求学和工作背景,但始终心怀"中国梦",励志技术强国、产业兴邦,积极构建工业大数据产业生态。
    "对我来说,最难的是选择,每次都站在十字路口。"李先志说道,一个初创企业可能选错三次,就走不下去、断粮了。"我们最初做数据安全,每年亏不少钱,但我们坚持这个方向,直到国家发布数据安全法的时候,时机终于等到了。进入电力行业也是赶上了国家监管体系改革、国家电网提质增效,如今又恰逢国家'双碳'目标提出,数字化经济推进,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大力建设。"
    谈及未来,李先志说:"人的一辈子很短暂,总是要做点什么。我可能不会退休,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一直做下去。"
    当下,志翔科技再次站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谈及公司定位与发展,李先志介绍,坚持做艰难而有意义的事,用数据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高效繁荣、社会的公平包容和生活的便捷舒适,将是志翔科技持续努力的方向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