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商协会相关建设的思考
作者:
■李秀强
商协会发展至今,数量日益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作用发挥更加突显,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位置,越来越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乡市大部分商协会都建立完善了党支部建设工作,不具备条件的商协会也通过联建、上级委派党建工作联络员等方式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各商协会建设不断规范,积极争创全国“四好”商会。截至目前,新乡市工商联直属商协会已有15家、乡镇街道商会3家荣获全国“四好”商会称号。
新时代,商协会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和要求,迫切需要商协会转变观念、增进知识,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当下来讲,部分商协会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和不足,亟待予以解决。
党建工作力量薄弱。大部分商协会都建立了党支部,但存在薄弱环节:党支部把关定向作用发挥不够,党支部的“三会一课”较难落实,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困难。
规章落实不够有力。由于商协会的民间性,导致管理容易松散,制度落实不够有力。
作用发挥需要加强。目前有的商协会作用发挥限于走访了解、会议商讨、参观见学、公益慰问等,服务会员面比较窄,服务理念站位不够高,借助党委政府力量和周围资源不足。
加强党建工作的培训和引导。着眼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商协会党支部建设业务工作培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自觉,掌握日常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探索商协会党组织关系转移办法。把握商协会的政治方向,教育引导广大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探索商协会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办法。建议在商协会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方面,对于一些企业负责人不便转移的,可以出具党组织关系介绍信,不必因党组织关系转移不过来而影响党支部的筹建和党建工作开展。
加强商协会党支部建设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作为民间组织,需要上级党委加强商协会党支部委员和广大党员的政治学习、政策学习和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在商协会建设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和促进作用。
探索商协会党支部专职书记制度。让聘用退休下来的老党员干部和退役下来的党员军人担任专职党支部书记,不仅能较好地开展党建一系列工作,而且也发挥了老党员干部的余热,解决了退役军人的工作安置问题,更能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进一步规范商协会健康发展。选配好班子成员。选配商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不仅要看企业实力、影响力、代表性,而且要看企业负责人的能力、品行、热心,尤其是会长和秘书长,更应着重看其是否热爱商协会工作,是否有能力管理商协会工作,是否有服务广大会员的善心。
商协会的筹备成立应符合人员数量的要求,符合行业、产业发展形势的需要,符合多数人员意愿,符合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要求。
科学制定商协会工作机制。商协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活动机制,要符合广大会员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制度和措施,做到合情、合理、合规、合法,操作性强,实效明显。
提升商协会服务层次和水平。商协会要站在大局、从长远谋划工作。商协会从成立之初,就应该站在更高层次谋划一届甚至多届商协会建设蓝图,紧扣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全国“四好”商会建设标准,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工作亮点,为打造商协会品牌日益精进提升。这要求商协会班子成员尤其是会长胸怀全局、站位高远,立大志、做实事,用智慧和勇气担当起新时代重大责任。党委政府加强对商协会的培育和引导。业务主管单位除开展服务指导外,要重点围绕经济发展为商协会牵线搭桥,组织开展经贸洽谈、项目对接、银企座谈、友好商会缔约、参观见学等,助力商协会整体建设和广大会员的企业发展。要把日常政治学习、各种活动组织与商协会广大会员的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政治、经济两不误,学习、经商两不误,共同推进新时代商协会建设的步伐。商协会要注重提升整体效能。树立整体效能意识,发挥团队的合力和平台品牌的作用。为此,商协会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机构设置,保障运营和服务的人才、组织支撑。要拓宽视野,彰显大格局、大风范,逐步沉淀出独树一帜的商协会品牌。
(作者系河南省新乡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