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促会:千方百计助企抓订单拓市场
作者:
■本报记者张粲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琳洁日前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萎缩、地缘冲突和保护主义加剧,给外贸企业开拓市场、获取订单造成不少困难。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中国贸促会开展的有关工作,即“贸易促进”“展览活动”“商事法律”和“调查研究”。
“贸易促进”方面,持续推进RCEP等自贸协定推广实施,去年全国贸促系统共举办各类论坛和培训200多场,惠及企业数十万人次;今年1-2月,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同比均有较大增长,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份数同比增长171.38%,签证金额同比增长77.51%。加快数字贸促建设,研发“智慧贸促一体机”,极大提升原产地证书和ATA单证册签证智能化便利化。
“展览活动”方面,今年以来,中国贸促会已完成首批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项目申请审批519项,涉及全国50家组展单位赴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泰国、巴西等47个主要贸易伙伴和新兴市场国家参展办展项目。加紧筹办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全球工商法治大会等“一展三会”,并配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积极筹备高规格、高标准的相关企业家配套交流活动;同时支持各地利用自身优势特色,办好“一省一品”品牌经贸活动。
“商事法律”方面,推进完善全链条、一站式、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国际经贸仲裁、商事调解、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服务,把服务网络向地方、行业延伸,境内外设立仲裁机构27个,地方和行业调解中心增至63个。通过“贸法通”平台整合全国贸促系统力量,及时解答和化解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累计接受企业咨询28.8万次,浏览量达620万次。
“调查研究”方面,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智库,健全面向外贸企业的调研工作机制,及时收集反映外贸企业问题诉求并推动解决。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听真话、察实情,突出重点、直击要害,找准我国外贸发展的堵点、痛点,积极研究开辟贸促领域新赛道、塑造贸促发展新优势。
依贸而生、因促而兴。王琳洁表示,未来,中国贸促会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各方资源,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为实现外贸促稳提质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