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化”益生菌初崭锋芒
锦旗生物打造世界级益生菌制造工厂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3月22日,在第七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期间,由澳优旗下锦旗生物和江南大学、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功能食品与营养健康高峰论坛,邀请国家市场总局、院士专家及知名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共议中国营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上,特别发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婴配乳品新型核心配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创新及示范项目(益生菌产业化生产示范线)》,彰显中国益生菌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自立自强。
中国特殊食品大会自2016起创办,已成功举办六届,是中国特殊食品行业内备受关注的行业盛会。
论坛同时发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婴配乳品新型核心配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创新及示范项目(益生菌产业化生产示范线)》。该项目由江南大学、澳优乳业、锦旗生物共同承担,国家及企业配套投资约2亿元,旨在创制高活性、高稳定性益生菌制备技术,突破益生菌在婴幼儿配方乳品应用卡脖子工程,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示范。
澳优乳业中国区副总裁、锦旗生物董事长刘学聪表示,当前中国益生菌产业处在发展关键期,社会关注度高、消费需求旺盛,科学引领,核“芯”制造,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锦旗生物将竭尽全力完成国家项目,肩负中国益生菌崛起使命,推动让消费者体验得到的中国益生菌品质。
芯片,被誉为是智能设备的“心脏”,重要性不言而喻。益生菌作为肠道健康的守护者,有着“生物芯片”之称,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结晶。益生菌菌株资源的分离、筛选、评价、收集以及功能研究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只有以充分的基础性研究作为基石,企业才能开发出更适合中国人肠道的、优秀的本土益生菌制品。
随着中国益生菌产业的发展,一系列益生菌科研成果和产业应用成果都在陆续转化,在产生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国际市场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中国“本土化”益生菌初崭锋芒。
在刘学聪看来,益生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功能菌株的挖掘及制造技术的研究,掌握益生菌“芯片”制造能力是发展的硬核。2021年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批准由澳优旗下锦旗生物申报的鼠李糖乳杆菌MP108为新食品原料,这也是中国第一株自主研发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中的菌株,意味着我国正式攻破婴幼儿自主产权菌多年来被“洋菌株”垄断的难题。这不仅大大提振中国益生菌企业的信心,而且为中国益生菌原料抢占国外菌株市场份额,推动益生菌产业“中国智造”化奠定全新里程碑。
据了解,锦旗生物10余年来专注功能性益生菌的研发生产,目前在安徽宿州、江苏淮安、中国台湾建立4个生产基地,为客户提供包括市场洞察、原料研究、配方设计、功效验证等业务在内的功能性益生菌全链式生产服务,产品涵盖普通食品、保健食品、消字号等领域。
2019年,澳优入股锦旗生物,成为澳优进军益生菌业务、发力大健康产业的“主力军”。2023年,由澳优乳业联合江南大学共同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益生菌生产制造示范项目,将在锦旗生物江苏淮安工厂全面投产,成立国际级益生菌发酵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