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锦龙建议,引导传统能源企业布局氢能与传统能源产业耦合发展,鼓励国内的煤、焦、钢、化工企业共同推动焦炉煤气制氢-氢气运输-加氢站网络-核心装备制造-氢能示范应用的产业链闭环。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政策模式创新,加强重点项目协调,设立氢能综合应用示范专项资金,打造国家级氢能技术和产业创新平台,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和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引导并推动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明确了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定位。《规划》发布以来,全国各地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通过绿色冬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等,重点区域产业链布局基本形成,产业发展呈现积极态势。但总体看,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亟需以加快市场应用推广为牵引,带动关键技术创新突破、装备制造能力提升等。
姚锦龙建议,选择适合燃料电池车辆推广的重点领域,通过出台实施车辆优先通行政策给予适当的激励引导,提升终端用户的购买意愿和使用经济性,鼓励地方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通过项目补贴等方式加快氢能在工业、发电、储能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和推广。“可以借鉴国外成熟做法和部分区域先行先试取得的经验,按照包容审慎原则,出台鼓励先进制氢项目的政策措施,突破分布式清洁氢制备项目的化工园区空间限制,促进清洁氢源就近供应保障。”姚锦龙建议,积极卡位提前布局,做好培育氢交易市场基础工作,包括绿氢相关减碳方法、检测认证能力、储运交割网络、定价机制等,完善服务氢能产业的碳交易机制,形成氢能碳资产有效供给,在CCER政策重启后稳步推动全国的绿氢项目进入全国自愿减排市场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