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刚率领杉杉34年蝶变之路
作者:
■刘战红
在服装界,他被誉为“巴顿将军”;在资本市场,他总能“长袖善舞”;在锂电材料行业,他又是让业界瞩目的全球规模老大。近两年,他进军偏光片领域,已然成功问鼎产业龙头。他是郑永刚,一位被媒体称为左手实业、右手资本的金融企业家,他书写着当代中国商业转型的叙事样本。
然而,这令人肃然起敬的“叙事样本”日前戛然而止。杉杉控股有限公司“杉杉通”公众号2月11日晚发布消息,杉杉企业创始人、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先生因突发心脏疾病救治无效,于2023年2月10日去世,享年65岁。
郑永刚走了,商界震惊、痛惜。2月11日晚,上海市浙江商会发文哀悼郑永刚离世,称“倾其毕生心血践行实业报国的坚定信念”。
作为风云浙商,郑永刚除了担任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等与公司相关的内部职务,他还担任上海新沪商联合会会长、上海市宁波商会会长、甬商总会联席会长、上海市浙江商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多品牌之变:
战略性升空第一步
移师上海+瘦身革命,让杉杉的“服装家族”国际化生命有了不一般的竞争力。
对外声称过自己不穿杉杉西服的郑永刚,把杉杉从一个资不抵债的服装小厂做到了资产几十个亿的行业龙头老大。为中国服装业书写了一段抹不掉的历史。那句“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的广告语,也成了一个服装时代的回忆。有业界人士称,谈到中国服装30年改革史,绕不过一个郑永刚。他和他的杉杉品牌曾是中国服装的一面旗帜,为那个时代中国服装品牌的崛起留下了太多可圈可点的时代印记。
1989年,杉杉品牌创立;1995年,杉杉成功登陆A股,成为中国服装业首家上市公司;1998年,杉杉打造“百万年薪聘名师”工程,并率先在服装界提出“多品牌、国际化”战略构想,开启了中国服装品牌走出国门的时代。
1999年,郑永刚将杉杉总部移师上海,此次迁移成为杉杉后来一系列重要战略转型的基础。郑永刚将其称之为战略性升空。同年,杉杉西服开始瘦身,郑永刚从营销开刀,用批判性的销售观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体系,割舍了耗资数亿建立的营销渠道,变直营为特许加盟,并从服装生产加工领域抽身而退。这一巨型手术坚持了3年之久。
郑永刚进行的这场生产、销售皆可抛的模式革命,延长了价值链。他将外商和加盟商两个环节放在自己的生产链中,较好的解决了服装生产、品牌运作与销售服务之间的利益与风险分配关系,使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与国际接轨,较早地吹响了国际化、多品牌战略号角。
从2001年起,杉杉通过引进、嫁接、控股、经营等方式,拿到了众多国际品牌的中国市场经营权,并参与设计与运营。郑永刚希望以这种方式实现杉杉服装家族的国际化,他认为,这种集聚效应就是杉杉的生命力。
多元化之变:
打通锂电产业链
如果说锂电池材料是杉杉的高空起跳,那么上游寻矿就是杉杉的深度入水,两个动作的完美结合彻底拓宽了产业链的池面。
此后,郑永刚口中谈论更多的词是投资、战略、兼并、合作等。对于刺激、多彩的投资世界,他显得更愿意去做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投资业有高度的体验。中科英华可谓是郑永刚股权投资领域的“处女座”。而宁波银行、新华传媒、南京中商等均可堪称杉杉股份的开掘金矿。业界如此评价,郑永刚最擅长的是对资本市场的嗅觉。他不仅能多次押中行业走势,对于资本市场的壳资源,郑永刚更是运筹帷幄。而前不久完成业务转型升级的吉翔股份,在郑永刚的带领下,净利润也是大增2329.91%至2937.39%。
2003年,一份关于锂电池负极材料技术产业的项目报告进入了郑永刚的视线,此后的4年间,杉杉不遗余力,将这份技术产业化的项目报告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现实,并拓展了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业务。“投资产业谁掌握上游资源,谁就意味着掌握了主动权。”郑永刚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郑永刚嗅出了上游资源即将被贱卖的味道。于是,杉杉的探矿脚步迅速遍及澳大利亚、阿根廷以及中国东北黑龙江等众多富含优质锂矿、电池材料资源的地方。
ICC鑫椤咨询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132.96万吨,作为市场主流的人造石墨占比达到79.8%。其中,杉杉负极人造出货量突破20万吨,同比增幅100%,出货排名蝉联全球第一。“前瞻性的投资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也是一种品质,我们坚持了近10年才换来今天的收获。”郑永刚希望通过建立产业集群和资本整合,推动建成中国最大的锂电池综合材料等一批高新科技产业。说此话时的郑永刚,回头再看杉杉的多元化之变,已如清风拂尘。
自那时起,人们提到杉杉,已然很难去和那个西服品牌联系起来了。
“杉杉碟变”之变:
一份沉甸甸的情怀
11亿美元收购成立杉金光电,再现了杉杉的“惊险一跃”,也铸就了传统上市公司创新转型的典范。
郑永刚坚持认为,投资可以多元化,产业一定要专业化。从事传统制造业的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转型升级,提升主业的科技含量,甚至将科技含量更高的产业纳入企业主业。
2020年6月,杉杉股份启动收购LG化学旗下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70%的权益,收购总价11亿美元。此后,在杉金光电启动仪式上,郑永刚表示:“今天杉杉通过并购,拿到了世界上最顶尖的资产、最顶尖的技术,实现了我国在光电材料领域这一卡脖子技术的突破,为显示产业的全面超越补齐了短板。杉杉干成这件大事,不仅是杉杉的荣耀,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并购的光荣。”
在郑永刚看来,收购成立杉金光电是他引以为豪的一件大事。“上市公司的核心功能是打开资本通道,通过并购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从0到1的创新。”郑永刚说,如果杉杉把最高端的偏光片技术收购下来,一定是为国家、民族、企业自身提升信心的事。我有这么一份情怀在里面。带着那份沉甸甸的情怀上路的郑永刚,一举拿下了杉金光电的并购,实现了在全球市场份额37%的占有率。2022年,杉金偏光片规模为全球第一。
有业界人士预言,在锂电材料和光电材料的双轮驱动下,未来的杉杉会持续向高科技行业发力。这不仅是其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更是杉杉蝶变后呈现给世界的“硬核科技”。
今年1月,在杉杉年度工作会议上,郑永刚指出:“杉杉企业要向实而行,做强产业,不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要继续做减法,去杠杆,加快处置非主业资产,要弘扬正直、担当、创新、奉献的杉杉文化。”
34年跨界转型的风雨征程,折射出郑永刚运筹帷幄、志存高远的创新智慧和心系国家、民族和企业的社会责任。郑永刚一生为人正直、勇于担当、奉献。从中国服装第一品牌到锂电、偏光片等新能源、高科技的双料龙头,以及金融投资、健康医疗、奥莱综合体等多元集群的产业构架,杉杉的一幕幕均呈现着郑永刚中国企业家精神智慧的卓越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