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电影市场红红火火

总票房67.58亿居历年春节档第二 市场强劲复苏可期

作者: ■本报记者张粲
    
    电影院里排起长队的观众,座无虚席的观影厅,飘香的爆米花味道,提前抢票拼手速的激动人心时刻……处处是一派欢声笑语的热闹观影景象,也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春节档带来了电影消费的强势回归,取得票房“开门红”。据中国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至1月27日)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同比增长11.89%;观影人次为1.29亿,同比增长13.16%。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第二名,距离前年78.42亿元的“史上最强春节档”亦不遥远。
    吸引更多增量用户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2023年春节档正式拉下帷幕。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期总票房超越2022年春节档,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第二名。其中,《满江红》以26.05亿元票房居2023年春节档票房榜榜首;《流浪地球2》位居第二,票房成绩为21.63亿元;《熊出没·伴我“熊芯”》以7.47亿元票房位列第三。
    据记者了解,2023春节档档期冠军《满江红》与《流浪地球2》双核驱动,共同造就了2023年春节档越战越勇的稳健态势。“双强”之外,《熊出没·伴我“熊芯”》在大年初二升至档期第三名,成为春节档首部连续6天票房破亿的动画电影,并打破中国电影市场2021年以来缺少10亿票房动画电影的局面。
    票价方面,今年春节档全国票价近7年首次下调,“让利迎客”的表率作用有利于吸引更多增量用户春节观影。用户反应也验证了这一措施的有效性:2023年春节档观影人数重新破亿,低频和高频与用户数量均有所提升。其中低频观影用户数量较去年春节档提升7个百分点。
    题材更加丰富多元
    今年春节档电影题材类型较往年更加丰富,6部影片共覆盖11种题材,给观众提供更加多元的题材和类型。
    不同于往年春节档单一题材贡献六成以上票房且多为喜剧的模式,2023年春节档喜剧虽重回档期题材冠军,但占比均衡,得益于头部影片《满江红》(悬疑/喜剧/剧情)和《流浪地球2》(科幻/冒险/灾难)在内容上鲜明的差异和口碑上极高的热度。
    丰富的题材拓展了目标观众年龄层。根据今年春节档购票观众画像分析显示,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观众占比均达到近5年来最高比例,三四线城市占比持续提升,华中华北地区占比也在逐步回升中。
    电影市场强劲复苏
    本次春节档电影,围绕影片阵容、题材的优势,实现了人群破圈并加强下沉市场优势。其中,《流浪地球2》持续深挖25岁以上男性用户,剧作提及率超八成的《满江红》则更满足大众口味,《熊出没·伴我“熊芯”》吸引了更多的少年儿童。
    提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更多人回家过年,返乡潮升温有利于三四线城市市场观众更早进入春节档。虽然宣发期紧促,但今年春节档电影的整体质量,使得春节档正式开启后转化率数据稳健攀升。经过了去年12月下半月的消费低迷期,观影意愿持续回升,三四线城市市场占比接连超过2022年、2021年同期,进一步提振了行业士气。
    今年春节档大量增量用户走回影院是市场向好的重要一步,未来中外新片陆续定档也预示了电影市场的良好开端。
    今年二月,一批电影陆续定档上映,或将掀起新一波观影高潮。无论是时隔3年多后重回内地大银幕漫威超英电影《黑豹2》和《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还是《风再起时》、春节档撤档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以及不同类型《毒舌律师》等的影片,或将进一步激发观影热潮,有望打破往年“后春节档”的冷清局面。
    业内人士表示,影院的全面放开,优质影片的供给,产业上下游的共同努力,是春节档呈现强势复苏态势的关键。从疫情中走出的中国电影市场,有望在今年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