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维权服务质效提升 以法治力量护航民企发展
吉安市工商联多维度创新企业维权工作
作者:
■温志琳
江西省吉安市工商联近年来多维度、新举措强化为企服务,力促“维权服务主体和事由范围双扩大”“维权诉求受理办理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企业对维权服务的效果和效率满意度双提高”,工作成效凸显。
机制引领 用好法治力量
牵紧各层级主体责任“牛鼻子”,推进协作共为,是维权工作提质增效的根基。吉安市在江西省印发年度工作意见指导落实县(市、区)政府和市直单位主体责任,2022年又对维权服务诉求办理和商事调解创新提出要求,从机制上创新推出系列举措。
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共建机制。吉安市把共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吉安市工商联组织商会、企业代表参加政法系统召开的各级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讨论,与司法局先后联合开展“行政复议进园区、商会、企业专项法律服务”走访座谈,商事纠纷调解座谈、行政执法监督征集民企意见诉求座谈。
完善涉法涉诉诉求协作办理机制。为进一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吉安市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分头包片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的困难。协助维权中心督办企业反映的执行难等涉法涉诉案件。就建立健全诉调对接机制、切实加强涉民营企业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组织保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协作方式。
制定维权和商调专家顾问团制度。去年年初,吉安市工商联就制定印发《吉安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和商事纠纷调解专家顾问团工作细则》和《吉安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和商事纠纷调解专家顾问团工作经费管理办法》,加强专家顾问团的制度化管理,打造专业、精准、高效的专家顾问服务平台,提升维权诉求研判办理水平。
增点扩面 延伸基层触手
吉安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中心成立至今,从单纯受理维权投诉到结合商事调解、从完全按照固定模式到根据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吉安不断推出更包容、更开放的举措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
拓宽服务范围。2022年吉安市新增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为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对象,通过走访、座谈和现场接待等方式受理维权诉求和商事调解申请,予以平等对待,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增加服务项目。在现有的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商事纠纷调解平台基础上建立吉安市总商会商务法务咨询中心,依托助企法律服务专家团队,以“量身定制”预约式的个案咨询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专业商务法务服务,并应多家企业要求推荐了法务人员。
找准基层工作发力点。结合走访了解到的矛盾纠纷情况及企业和商会的意见建议,吉安市工商联联合有关部门设立10个基层服务示范站点,将服务延伸到汽车市场、装修建材市场等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市场、基层商协会、工业园区,为企服务更便捷、更高效。
打开思路 提升多维服务
更好地发挥工商联作用,引导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格局、多向发力,以多角度、多样化、小举措为民营企业服务。
开办“吉商法律大讲堂”。吉安市工商联联合市律师协会、市普法办共同建立“吉商法律大讲堂”,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授课方式举办系列法治讲座。线上“吉商法律大讲堂”第一课、第二课围绕《企业合同合规体系建设》《民法典解读的钥匙》主题讲解法律知识,3000余人收看,企业家在线交流讨论互动热烈。
零距离交流,点对点解题。在企业和商会大走访大调研工作中,吉安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中心走访调研企业46家、直属商(协)会20家,实地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现场交流解答咨询200余个。对走访中收集到的各类市场主体的困难问题,与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共同解决,帮扶企业纾困发展。
总结“实战”经验,提升服务质效。吉安市工商联将近两年在维权服务和商事纠纷调解工作中总结出的的典型做法、特色经验整理汇编,形成20个典型案例,广泛宣传,促进工作人员分析梳理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水平有所提升,做到“问得更细、跟进更快、办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