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尔克:以“智”提质以“数”增效

作者: ■本报记者俞凤琼通讯员林秀欣

    2022年,国货品牌鸿星尔克再创佳绩。前不久,福建省工商联发布2022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制造业50强、创新型民营企业100强,鸿星尔克均榜上有名。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集团以创新为引领,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鸿星尔克实业董事长吴荣照说,集团把“智改数转”纳入重要发展规划,全面提升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智能化赋能生产提质
    走进鸿星尔克(安岳)鞋服生产基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历经200多道工艺流程,一双双做工精良的运动鞋从流水线生产出来,打包装箱后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基地能将疫情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一方面是我们实行闭环生产;另一方面是企业智能化生产度较高,产量和质量都有保障。这是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基地负责人介绍说。
    “安岳鞋服生产基地既是一个鞋服工厂,也是集团重要的供应链支撑,将安岳作为集团的大后方,设立西南总部大楼及中央仓,辐射云南、贵州、四川物流配送。”吴荣照说,项目最大的特色就是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趋势,从生产车间、生产过程、仓储管理、产品输出都进入智能自动化。
    该基地只是鸿星尔克推动生产智能化的缩影。近年来,在线上直播和电商平台上,鸿星尔克大胆探索预售模式和爆品模式,在线下首创“青年共创计划”,合力推动供应链变革,开辟发展新赛道。这样的尝试对生产能力、效率和品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底气在于,所有鞋服都是自己研发设计的,五大生产基地均实现了智能化改造。智能化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吴荣照表示。
    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
    订单最快3分钟便可送达消费者手中。这样的配送速度,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却是鸿星尔克智慧物流的真实写照。
    “新零售下,即时配送、多元化运输组成是考量企业物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必备的基础能力。”吴荣照介绍,鸿星尔克以数字化为抓手,在全国建设4个中央仓+12个区域仓+7000家线下门店,构建了一个全面协同的供应链运营体系,确保订单进入全国物流网络,实现快速履约。
    智慧物流管理数字化,只是鸿星尔克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在此前依托SAP信息系统逐步嵌入更多模块的信息化建设,建立智能仓储管理系统WMS、制造系统MES的基础上,近年来,鸿星尔克围绕三个方面发力,推动数字化升级。“在研发设计方面,我们引入数字化建模设计方式,提升设计研发的效率,确保设计师的想法更好落地。在数据使用方面,我们利用销售数据建立数字化平台,增进与消费者的互动沟通,更好了解市场需求。我们致力于打造数字化平台,提升决策的效率及科学性。通过全链条的环节协同,实现柔性供应链的高效运营。”吴荣照说。
    近年来,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迭代,运动鞋服行业年轻化的内核也在发生改变,从产品到渠道、再到营销模式的全方位更新成为必然。立足这一实际,鸿星尔克积极运用数字化提升运营能力,依托数字化实现用户体验升级。通过与SAP、IBM等公司合作,逐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数字化核心竞争力。
    “智改数转”再出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更加坚定了鸿星尔克推进“智改数转”、做强做精产业的决心。
    吴荣照告诉记者,实体经济一直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只有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才能符合“双循环”战略发展需求。对鸿星尔克而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进“智改数转”,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最重要的是依托科技创新,坚持绿色低碳,用数字化赋能实体企业,将数字化升级与环保产业链相结合引领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在推动‘智改数转’的同时,我们也积极推动数字化升级与环保产业链相结合,在绿色发展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吴荣照举例,集团持续加大再生原材料、可降解原材料的开发应用。去年投放了一款融合回收塑料瓶纤维的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最近又专注对咖啡渣、玉米秆等生物型材料的应用,即将推出一款融合板蓝根纤维的产品。
    朝着“科技鸿星尔克”的发展方向,鸿星尔克建立了一支由300多人组成的研发团队,积累325项专利技术,推动企业成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基础是自主创新。”吴荣照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创新。鸿星尔克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追求技术领先,并积极做好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我们将把企业发展同国家战略联系在一起,坚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砥砺前行。”吴荣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