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围坐火塘边、一块木板就当床”,这一直是外界对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马鹿寨村的印象。作为该村的定点联系帮扶单位,玉溪市工商联多年来积极开展工作,帮助该村从往昔的省级贫困村发展为远近闻名的“红旗村”。
枢纽:产业带动
如今的马鹿寨村,整洁的硬化路通向四面八方,规模化种植的火龙果、沃柑、软籽石榴漫山遍野挂满枝头,“田成块、路成网”,田园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呈现在眼前。
记者了解到,马鹿寨村积极探索“土地租金+管理费+务工费”规模化土地流转新模式,依托土地、热区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水果种植6711亩。该村每五年一轮取得土地流转租金270多万元,直接受益户177户,户均收益1.5万元。
同时,马鹿寨村积极引导企业示范带动,鼓励村民到基地务工学习以及试种,探索“支部+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新模式,每月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务工1500人次,实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群众增收共赢新格局。
该村还引进新平滇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云南长流不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平紫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3家龙头企业。截至2021年底,种植沃柑、软籽石榴等水果6711亩,与该村脱贫户及监测对象20户47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马鹿寨村成立企业联合工会,积极申报以热区特色水果为主要内容的“一村一品”项目,推动龙头企业农产品销售版图不断向北京、成都、大连等地延伸。
提速:多元化发展
马鹿寨村十分注重产业发展多元化。据了解,该村依托优质地热水资源,首次引进“澳洲龙虾”水产养殖项目,大胆尝试稻虾综合养殖,以“公司+村集体”模式,发展澳洲龙虾养殖,借助外力加速产业振兴,带动周边农户调整传统种植结构,在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据介绍,“澳洲龙虾”养殖新模式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3万-4万元。
同时,马鹿寨村还积极争取光伏项目规划布局。该村白坡头下寨、岩子脚片区光伏项目正式落地,项目投资8.2亿元,目前正在跟进开工前的各项基础工作,产业增效、农户增收指日可待。
随着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村民自我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种植技术不断成熟,销售渠道日臻通畅,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至2021年,共建成新寨河片区、玉租河片区四大蔬菜产业基地,覆盖164户670人,户均可支配收入从3600元增加到万元以上,种植面积突破500余亩,年产值突破800余万元。新寨河小组户均种植面积2亩以上,农户年收入最高可达8万多元,最低的也有4万多元,成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支柱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马鹿寨村引进龙头企业,实施产业化开发,村民就近在公司务工学习技术,领取工资,由公司承担种植风险。年轻人根据特长,参加县乡(镇)劳动就业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对外劳务输出。中老年人、妇女应聘到龙头公司从事园林园艺、卫生保洁、包装分检等季节性劳务用工,完成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支撑:党建引领
“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马鹿寨村已经走出极富特色的路径。”玉溪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强支部、发展有了“主心骨”。支部找出路,强化责任担当。无论是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特色产业建设,还是村组项目建设、村庄规划,村“两委”班子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研究对策,找出路、抓落实。
党员做大户,突出带头示范。无论大小事务,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经营大户带头示范引领、带头发展、带头落实。只要目标一定,各责任人按照工作计划、工作日程,掌握情况、研究问题、抓好工作落实,以铁的纪律、硬的作风、实的态度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能人进支部,发挥导向引领。全面落实“两推一选”,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知识、讲奉献的乡土人才、致富能手选入村“两委”班子,村党总支的向心力、凝集力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产业强村的引路人。村组党员干部带头参加技术培训、带头推广先进技术,引导村民群众主动调整种植结构,促进蔬菜、柑橘、芒果等新兴产业发展。
“智志”双扶、激发内生动力。据村支书方顺云介绍,以前路不通,村民与外界的接触很少,“娃娃胆子小、怕生人,小学毕业就不想读书了。他们不敢进县城去读书,不习惯和城里人一起生活学习。大人们大字不识,也不敢外出务工、跑生意,生怕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近十年来,通过持续不断加强基础教育、新农村建设、“智志”双扶,对该村山苏等特殊少数民族实行全寄宿、全免费,实施集中办班或混合编班等模式,提高民族地区文化普及和教学质量,从思想上拔除山苏群众“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村党总支积极配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落实各类激励政策,全力投入“控辍保学”。
据了解,马鹿寨村通过农村“党员学堂”“智志”双扶教育、“三讲三评”、普法讲座等细致入微的教育引导,激发出村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动力。该村老支书张华说:“过去大家‘靠着墙根晒太阳,一张酒桌摆一天’,现在‘太阳没出就下地,基地务工忙到黑’,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产业培育、激活发展新动能。2016年至2020年,全村完成产业差异化项目补助资金193万元。据介绍,该村实施“送母返仔”,补助山羊、种猪、鸡苗等养殖项目。补助芒果速生苗共计6.28万棵,补助高糖高产甘蔗514亩,补助化肥1499包。补助蔬菜种植所需钢架等配套设施,助力产业发展,激发内生动力。村组干部感慨地说:“现在该种什么、该养什么,他们比我们还清楚。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陆续返回家乡,投资农业产业,以前根本想不到种地也能富起来。”
(图)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马鹿寨村的村民在进行沃柑分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