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帮扶模式 产业公益双向发力

中国光彩会理事企业投身乡村振兴实践纪实

作者: ■本报记者李洁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年来,中国光彩会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光彩事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引导理事企业切实发挥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升级既有项目带动效能的同时,深入探索创新帮扶模式,产业和公益双向发力,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因企施策
    全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中国光彩会理事企业结合帮扶地区实际,立足长远,有计划性地开展整村帮扶、跨省帮扶和长期帮扶。
    星河湾集团制订《星河湾集团乡村振兴五年工作计划》,计划捐资10亿元,在广东较为落后或者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开展乡村振兴项目。
    富通集团制定《积极参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其中规划参与光彩事业、助力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等累计投入约20亿元。
    亨通集团参与光彩事业,规划实施对口帮扶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光照镇者布村“食用菌及竹荪种植”项目,援建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卡嘎镇菜籽油加工、云南东川拖布卡镇树桔红军渡江纪念馆等项目。
    正邦集团于2012年设立产业扶贫基金,2021年增资成立乡村振兴基金。
    金马凯旋集团参加2021年湖北省“万企兴万村”现场推进会暨助力民族地区发展光彩事业宜昌行并积极捐赠。
    而这些企业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光彩事业助力乡村振兴书写有力的注脚。结合帮扶地区实际,光彩理事企业在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将优质生产要素融入乡村经济价值的创造过程。有的支持农户发展种养业和建设物流中心,有的支持农产品加工、发展种养殖、开发生态农庄,还有的扶持农业合作社、提供培训就业等。
    在实施乡村振兴项目时,中国光彩会理事企业积极响应本地区党委、政府号召,将东西部协作、对口援藏援疆工作、统一战线定点帮扶等有机结合。
    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参加上海援疆消费帮扶活动“沪喀优品”,在APP商城上线“新乡村振兴专区”。
    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设立二级总部云账户(甘肃)云顶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零工经济服务和网络营销师孵化业务。
    湖北孝棉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新疆博州金三角工业园区建设40万锭高档纺纱生产厂,在阿拉尔建设6万锭生产规模纺纱厂等项目。
    陕西东岭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挥渠道优势,关注西藏阿里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光伏电站等清洁能源开发等项目。
    提档升级
    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中国光彩会理事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回报家乡专项行动,开展“一对一”整村帮扶,集中行业优势力量,进行重点攻坚,下大力气深化帮扶效果,扩大帮扶规模。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探索县域帮扶,启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多镇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提升多镇旅游基础和乡村面貌。
    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山东省垦利区胜坨镇皇殿村组建村企共建党支部,通过投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依托旗下万达商学院开展技能培训等形式助力该村整体提升。
    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帮扶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中南村,推进村级工业园区建设,支持发展股份制合作经济,推进“一村一韵”农文旅产业发展。
    卓尔控股有限公司投资60亿元在罗田、长阳、孝南、赤壁等地农村投资建设桃花驿小镇、羊楼洞古镇等8个特色项目。
    月星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结对帮扶,因地制宜打造了一座多重功能农业园。
    开源?浏阳河?湖湘文化集团在湖南、贵州、江西等省49个村成立绿豆、荞麦、大豆等专业合作社31个,发起成立“村企”合作联社,党委和各党支部对接21个村,219位党员骨干员工结对帮扶,对接家庭小产业、招工扶助或学业帮扶。
    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织重庆工商联餐饮商会100家会员企业,开展“百企联百家”农家乐院落建设行动。
    在“企业+农户+基地”“企业+农户+合作社”等传统模式下,光彩理事企业更注重将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农村,推动形成规模化生产,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物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产地直采、农超对接,打造以生鲜为核心的数字化供应链,并在门店设立“沿长征路革命老区绿色农产品专区”。
    利用企业覆盖全国60余万家社区便利店的渠道优势,中商惠民(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推动“农超对接”。
    在青海黄南州,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探索“企业+基金+保险+人才+销售+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壮大药材种植产业。
    建业集团探索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化体系建设,覆盖周边30个村落,2万户村民受益,年带动3千名创业者。
    通过依文中国手工坊,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在贵州偏远山区实施“绣梦计划”,以“技能再培训+订单导入”模式,将当地原有散点式的家庭生产模式升级为“统筹式规划、众筹式扶助、众包式运营”模式。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技术、金融、风险、产业、全面贴身服务、奶牛品质升级、优质高产饲草料等七个方面,与农牧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关系。
    青海久美藏药药业有限公司在黄南州同仁县探索“公司+基地+科技+农牧民+研发+市场”模式,推动提高农牧民产业化和组织化经营水平。
    中国光彩会理事企业助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聚焦乡村“消薄”和人才培训,增强发展动力引擎,探索推动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富通集团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庙下乡庙上新村等省内部分乡镇签订村企合作协议,分析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投资农作物种植和农产品采购等。
    安徽省南翔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援建安庆市潜山市水吼镇天堂村光伏项目,帮助村集体经济增收。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和花垣岩锣村,步步高集团分别投资兴建水厂、米厂,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享有固定分红。
    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支持止马镇、崇仁乡等财政困难乡村建设肉制品加工厂,进行肉制品加工和鸡肉冻品运输等。
    美团点评集团与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实施“乡村振兴电商带头人培训计划”。
    安徽静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利用旗下静安职业培训学校,探索“健康养老产业+培训就业”服务模式。
    中国光彩会理事企业积极探索开展金融、流量帮扶,进一步拓宽帮扶领域,创新帮扶思路,为乡村发展注入活水。
    中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下属合众资产,设立“合众——宜宾国资国家级贫困县对口扶贫项目债权投资计划”,两期共计募集资金10亿元,以债权方式投向四川省屏山县海屏纺织产业示范园项目;旗下的亿联银行实施“亿农贷”,已为1.75万名农户发放贷款13.21亿元,获评2021中国金融创新论坛“十佳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奖”。
    宜安控股有限公司设立“农民彻底脱贫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宜安农村青年创业基金”,为农民提供金融支持。
    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湖期货开展“保险+期货”精准助农计划,为种养殖户对冲价格风险,提升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能力。
    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流量帮扶,在集团多个平台主页专设板块,为重庆彭水、四川广元、贵州毕节等地农户直播提供流量接口。
    公益帮扶
日渐成熟有效性显著提升
    中国光彩会理事企业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赈灾、疫情防控、教育、医疗、弱势困难群体等公益领域持续发力,并拓展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等,涉及的公益领域和载体日益丰富。
    厦门永同昌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度在教育领域公益捐赠6520万元。
    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江河荟?浙江翠”项目,在浙江萧山、千岛湖、临安等地实施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恢复试点。
    步步高集团设立湖南“步步高”数学发展基金,计划10年出资1000万元培养优秀青年数学研究人才。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联合君乐宝集团、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成立河北省中冀扶贫基金会,现已根据工作重点转换更名为河北省中冀乡村振兴基金会。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联合发起成立“圣泉帮帮忙扶贫公益基金”,设置扶贫互助专岗,以购买服务为困难群众提供就地就近的就业机会。
    随着企业基金会、专项基金逐步成为公益项目执行主体,中国光彩会理事企业积极探索构建系统化公益体系和精细化运作模式。
    重庆金科投资控股集团先后形成红太阳工程、大社区志愿日等多个企业品牌公益项目。
    福建三盛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企业公益品牌“捍卫爱”,已实施300多个公益项目,涉及抗震救灾、妇女儿童健康、扶贫助学、环境保护等领域。
    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基金会——清流基金会,以乡村教育为主题实施系列公益项目。
    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自2007年以来,持续开展“爱心接力计划”帮扶助学项目。
    通鼎集团有限公司每年拿出利润的5%-10%作为公益专项资金。
    中国光彩会理事企业不断创新公益路径,在平台公益、慈善信托等方面积极探索,将公益半径由企业扩大至社会大众,汇聚更多社会力量。
    星河湾集团积极探索“社区+公益”,以公益为路径、以社区为原点、以业主动员为资源策略,有机结合企业、业主和社会各界等多方力量。
    中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亿联银行与共青团吉林省委联合打造吉林青年志愿者智慧公益平台——“亿联志愿者时间云”,已有实名注册志愿者18万余人,入驻组织513个,成功组织活动2277次,累计服务时长34万余小时。
    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四川成都蓝光助学基金会为执行主体,开展慈善信托项目——蓝光石渠“高寒藏区助学计划”,2年定向帮扶甘孜州石渠县呷依乡海拔4500以上的偏远乡村学校。
“下一步,中国光彩会将深入总结推广典型,引导理事企业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注重发挥枢纽作用,加强常态化联系、经验交流、专题研究,探索建立光彩品牌,开启新时代光彩事业新征程。”中国光彩会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