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高素质敢担当的民营经济人士队伍
潍坊市工商联念好“三字诀”引路促发展
作者:
■本报记者雪青 通讯员齐凤涛王莉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工商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民营经济人士成长规律,念好“引”“育”“干”三字诀,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敢担当的民营经济人士队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据潍坊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新一届市工商联执委队伍中,现有山东省人大代表1名、潍坊市人大代表12人、市政协委员22名,县市区人大代表18名、政协委员30名;隐形冠军企业34家、“专精特新”企业40家、瞪羚企业36家、独角兽企业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7家、上市企业16家。
以“引”字凝心聚魂
在工作中,潍坊市工商联力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民营经济人士引好航、领好路。
加强政治引领。潍坊市工商联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进商会、进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厚道鲁商”倡树行动,举办企业文化论坛。潍坊市率先在山东省实现市、县两级新生代企业家商会组织全覆盖,连续举办5届新生代企业家论坛。
加强党建引领。潍坊依托市工商联设立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委,出台《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先后召开现场推进会4次,总结提炼青州市中小企业商会“三双”工作法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支部工作法”。
加强示范引领。潍坊市工商联联合有关部门举办潍坊市民营经济成就展,用5个篇章55个版面,全面系统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成就与贡献,激发民营企业家的爱国热情,彰显民营企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截至目前,已有60多名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以“育”字强筋壮骨
近年来,潍坊市工商联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搭建载体平台,为民营经济人士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提供广阔舞台。
加强教育培训。潍坊开办市工商联大讲堂,征集培训需求,活化培训形式,“请进来、走出去”,以举办知名企业家经验分享交流会、聘请青年企业家成长导师、开展红色主题教育、走进知名高校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28场,培训2500余人次。
搭建履职载体。潍坊市工商联建立执常委分组活动制度,制定《潍坊市工商联企业家执委履职工作规则》,实行市工商联领导班子分片联系县级工商联、直属商会和执委工作机制。建立以执常委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专家委员会等,创新作用发挥渠道,增强履职积极性,积极提升工商联凝聚力和影响力。
强化表彰激励。潍坊市工商联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潍坊市优秀企业家评选奖励办法》,评选“潍坊市杰出企业家”“潍坊市行业领军企业家”“潍坊市优秀企业家”,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对受到奖励的企业家统一颁发“鸢都惠才卡”,在医疗就医、交通出行等方面给予优待保障措施。
以“干”字彰显担当
以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潍坊市工商联用心用情服务,积极助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潍坊市工商联围绕“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等重点工作部署,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山东省“十大创新”行动。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助推民营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组织企业申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持续开展潍坊民营企业100强评选活动,发布潍坊民营企业100强、创新力100强、社会责任50强系列榜单,树立企业标杆,引领广大企业走创新高质量发展道路。
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担当作为。民营企业家既是促进共同富裕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促进共同富裕的践行者、推动者。实践中,潍坊市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一方面在追求自身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努力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和社会事业建设,在稳定扩大社会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展现“自己人”的使命担当。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投身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社会公共服务,为促进共同富裕发挥更大作用。据潍坊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对潍坊GDP、税收和就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0%、80%和9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在应对“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抗灾救灾行动中,全市工商联系统捐款捐物价值达6861.5万余元。截至目前,全市工商联系统为抗击新冠疫情捐款、捐助各类抗疫物资价值达5153.92万余元。
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在“双招双引”中担当作为。潍坊市工商联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突出“内引外联”,聚焦以企招商、产业链招商,围绕企业产业链条,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在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乡情纽带作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异地潍坊商会16家,持续开展系列“回乡行”活动,积极推动“潍商回归”,引导在外潍商通过“理念回归”“资金回归”“项目回归”“技术回归”“人才回归”等多种形式反哺家乡、投资创业,努力为潍坊发展迈向新高度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