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老”变“享老”

中国人寿加快构建特色康养生态圈

作者: ■董潇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更好服务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中国人寿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积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把大健康大养老作为战略性业务,聚焦发展健康保险业务、促进积累养老资金、连接健康养老服务、培育健康养老护理人才等,助力托起亿万人民的健康生活和幸福养老。
    嵌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从2012年《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算起,十年来,中国人寿坚持“保险姓保”,充分发挥业务功能作用和综合金融优势,围绕政策性健康保险、商业性健康保险以及健康管理服务,积极探索实践,积累了金融保险嵌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服务医疗保障改革的丰富经验。
    中国人寿首批参与落地大病保险项目,开辟政保合作惠民之路。截至2022年6月底,在办大病保险项目超过200个,覆盖近3.5亿城乡居民,80%的项目设置了对困难人群倾斜责任,十年来累计赔付7900多万人次,赔付金额超1500亿元。与此同时,主动与政府合作开展补充医疗保险业务,开发“美好生活”系列补充医疗保险产品,助力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多层次医疗保障。截至2022年6月底,在全国承办补充医疗保险项目170多个,覆盖超过5800万人。
    中国人寿深刻领会长期护理保险是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依托公司专业、系统、网点和队伍优势,打造长期护理保险支持体系。截至2022年6月底,在全国承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60多个,覆盖近2600万人。
    为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中国人寿大力推动“一城一策”定制型普惠健康保险业务发展,以市场化手段助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形成了北京普惠健康保、西湖益联保、广州穗岁康等多个典型项目。截至2022年9月底,在全国推动落地城市定制型普惠健康医疗保险项目,其中集团旗下寿险公司落地84个,财险公司落地104个。
    此外,中国人寿还积极推进商业性健康保险产品供给端创新,构建了面向个人客户的“国寿福”“康宁”“康悦”等产品体系,并积极为政府和医疗机构搭建政策性业务IT服务平台,打造具备医药、信息、风控等相关专业背景人员的服务队伍,不断提升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驱动服务更加便利高效。
服务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建设
    大健康大养老之所以大,不仅因为市场空间大、产业关联大,更因为社会影响大,是走向共同富裕、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重点领域,也是金融保险业功能拓展和转型升级的方向所指。中国人寿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税延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业务等方面持续探索创新,积极参与“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致力于成为党和国家在金融保险及健康养老领域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重要力量。
    在第一支柱方面,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养老险公司首批入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基金余额约300亿元,投资组合自设立以来业绩表现良好。在第二支柱方面,担任企业职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为近3万家企业提供年金基金管理服务,为全国已上线运营的32个统筹区提供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服务,累计管理规模已超1.2万亿元,位居行业首位。在第三支柱方面,集团旗下寿险公司承保具有养老属性的保险业务超5200万件,开发产品逾百款,积累准备金超1.7万亿元,并通过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全面推广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促进更多漏保、脱保、断保的人员进入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保障体系,新增积累养老金在保险行业内位居前列;养老险公司也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个人养老金融发展模式,全面参与商业养老金试点的准备工作。
    拓展健康养老生态圈产业链
    中国人寿大力健全康养生态圈产业链,加快养老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养老产业布局,并深耕康养产业投资,打造以医疗健康管理和多层次养老服务为驱动的完整产业链,以健康管理、医养康养服务、养老财富管理为核心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中国人寿加快构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普惠养老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已设立200亿元大养老基金。
    中国人寿深度参与医疗健康行业全产业链发展,推动药品、医疗器械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设立500亿元大健康基金,累计投资高端医疗装备、医药产业链供应链等项目超50个,通过整合健康管理、医疗医药医院等服务资源,更好地满足全社会健康管理需要,为建设“智慧中国”和“健康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