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企业步入规模化集约化新赛道
作者:
■新华社记者陈聪魏弘毅
金秋九月,黑土地迎来丰收。黑龙江省近年来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耕地托管、产业链延伸、科技创新等方面竞逐“新赛道”,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这土地托管还真就比自己干收成好。”望着在风中起起伏伏的大豆田,黑龙江省海伦市东林镇东胜村种植大户张文海充满期待。
今年,张文海有约1万亩地由海伦市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采取全程托管模式经营。在托管期间,农机手、农技专家等专业人员提供耕种管收全程服务,张文海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只需在秋粮收获后验收作业质量,结算服务费用,享受秋收成果。
“现在屯子里流转土地的人少了,大家算算收成,更愿意让自家的地‘入托’。我们托管给金丰公社的大豆田每亩产量能多出70斤至100斤。”张文海说。
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龙江县超越现代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理事长魏刚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秋收安排农机手。
“我们自己有总价值4000多万元的先进农机设备,农机手也是我们自己培训的。”魏刚说,通过农机规模化作业,种收效率大大提升,这是小散户种植难以达到的。2022年,合作社托管了49万亩玉米地,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十分之一。
“再过几天,无人驾驶收割机就会开始在这片稻田里作业。”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生产部副部长姜灏的身后,万亩无人农场示范区一片金黄。
电动机械代替人工撒种、无人机打药代替背壶撒药,高速侧深施肥有了导航系统,农场统一进行农资配备、农时管理、技术推广和秋粮收购……七星农场126万亩耕地见证了科技发展最快、农业成果最多、职工最受益的10年。
技术集约推动效益增长。目前,黑龙江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38个,优质良种繁育、数字农业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继续用农业科技化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让科技变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何树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