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贺州讯】小暑过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笛口村的田间地头里正是一派繁忙景象。农民忙着在稻田里抢收早稻,而在不远处的芋头种植基地上空,一架农用植保无人机来回穿梭,进行病虫害防治喷洒作业。
“今年我们村引进了无人机,进行播种、施肥和除虫等工作,效率有了大幅提升。”笛口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负责人罗良谨说。
罗良谨介绍,依托耙田机、插秧机、农用植保无人机等现代化设备,近年来笛口村不断推进数字农业建设,“通过数字化、机械化不仅节约了成本,也更加高效。”
富硒大米、葛根粉条……在笛口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内,经过加工、打包的精装农产品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库房内,即将运往外地。罗良谨说,目前村里的农产品很大一部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互联网为村里的农产品拓宽了销路,2021年合作社线上销售额超百万元,实现了巨大突破。”
笛口村党支部书记罗宗储见证了村里产业发展的巨大变化。“以前村集体经济结构较为单一,难以实现有效、可持续发展,而且村里缺乏主导产业,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罗宗储回忆道。
如今,笛口村产业发展愈发多元化,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罗宗储介绍,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村子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年轻人也更愿意返乡‘扎根’了,村里人气更旺了。”
产业发展夯实了乡村发展的“里子”,乡村风貌的改善则擦亮了“面子”。记者近日在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洋新村茅刀源自然村看到,村道干净整洁,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格外引人注目,村民三三两两在树荫下、凉亭内小憩。
柳家乡党委书记肖芳介绍,茅刀源自然村于2010年开展宅基地流转和“三清三拆”工作,整村经专业规划设计、房屋建设,完成了河道整治、村道升级、微菜园打造等工程。如今,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不断升级,宛如一个小公园。(雷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