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市工商联:推动商会党建驶入“快速路”
作者:
■司马岩
江西省九江市工商联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在压实党建责任、提升三化水平、做好结合文章上狠下功夫,对所属商会党建工作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现党建会建双促进,两个覆盖双提速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工商联党组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在压实党建责任、提升三化水平、做好结合文章上狠下功夫,对所属商会党建工作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现党建会建双促进,两个覆盖双提速。
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担当。九江市工商联自觉担当全市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坚持守土有责,把商会党建工作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整体谋划,聚力重点突破。一是列入重要日程。把做好商会党建作为党组核心工作之一,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与机关党建、企业党建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九江市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调研、共同推动商会党建工作,主动邀请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指导工作。二是强化整体谋划。明确以培育促发展、以定标促规范、以创建促提高的整体思路,与九江市委统战部共同制发《关于创建“四好”商会暨“五星”级党组织活动实施方案》,力争三年内市直属商会有40%达到全国“五好”商会、支部达到“五星”级;有80%达到全省“五好商会”,支部达到“四星”级的目标,明确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具体路径。三是聚力重点突破。按照“应建尽建”、本地只建“实体型”党组织的原则,集中在市直属商会和重点民营企业中建立健全党组织,截至2021年12月1日,市非公党委所属基层党组织63个(含党委、总支、支部),在册党员540名。近期,根据市委组织部要求,正在北京、上海、深圳、南昌、武汉依托市政府驻外机构、外埠商会筹建5个流动党委。
坚持六有方向,强化组织基础。针对商会组织结构松散、会员流动较大等特点,市非公党委从“六个有”方面着力,加强商会党支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商会党组织应有的严密组织性、纪律性,引领商会发展。一是活动有阵地。按照“六有”标准,引导12个商会党支部按照市“两新”组织三化建设标准,全部建立“党员活动室”,通过向商会党支部赠送党建书籍报刊、设立党建文化墙等形式充实党员活动室。二是工作有经费。按照每个商会支部3000元标准拨付一次性启动经费,落实商会党费全额返还、五星级党组织给予2万元奖励等政策,督促商会落实把不低于5%应收会费用于商会党建工作的要求。三是日常有学习。安排市工商联专职负责人和党组成员到商会支部开展建党百年等专题党课,鼓励商会支部为邀请市委宣讲团、党校老师等为商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宣读中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在工商联官微上推送微党课,确保商会党员学习有方向、有资料。四是发展有计划。在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市非公党委近年来按照每年发展党员总数不低于三分之二的比例向商会倾斜,利用商会换届、支部换届等时机,推动3名党员担任商会会长,近半数商会党员担任商会副会长以上职务。五是组织有指导。指定1名党组成员分管党委办日常工作,明确每名党组成员挂点3-4个直属商会,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既抓会建也抓党建。建立机关支部与商会支部共建机制,组织商会支部轮流列席机关支部的三会一课,参与主题党日等活动。六是对外有形象。开展商会支部“双亮”活动,对外公开悬挂支部铭牌,党员佩戴党徽参加公开活动,展示党员形象;推动党务公开,把支部年度计划、总结、党务收入情况等,通过支部公示栏、支部书记述职等方式向全体党员公开,自觉接受商会会员监督。
做好结合文章,强化党建引领。市工商联党组坚持把商会党建融入工商联各项业务工作,在“三结合三注重”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是结合商会人才建设注重发挥支部的前置把关作用。在涉及商会的重大人事调整、代表人士安排、评优评先推荐等方面,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考察组必须有针对性地征求商会党支部(或支部书记)的意见建议,确保相关人选质量过关过硬。二是结合商会持续发展注重发挥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推动支部规范落实党内基本制度、公开处理违法违纪党员,有序参与商会重大决策、协助调解化解内部纠纷、积极帮扶困难会员企业、掌握了解会员思想动态、全面领导团建妇建工作等方式,有效地调动党员主观能动性、增强了会员组织获得感,从而可以持续提升商会内部执行力和凝聚力。三是结合商会社会活动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讲团结、讲服务、讲奉献”的三讲活动,组织商会党员带头创新创业、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参加社会公益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