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形势又一次严峻,黑龙江省化工产业商会(以下简称“化工商会”)按照“四个常态化”工作模式,精心部署,多措并举,紧盯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严、快、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通过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线,切实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责任落实“常态化”。疫情发生以来,化工商会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工商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结合会企生产经营实际,常务副会长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各位副会长、监事长、理事、监事亮出责任清单,将疫情防控责任抓实落靠,确保会企平稳生产和疫情防控两不误。该商会通过召开视频会传达学习文件、紧急预案、疫情防控知识、防范措施,要求各会企党员干部坚决扛起各自的政治、企业和会员安康责任与担当,精准履行“一岗双责”,坚守工作岗位、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切实把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工作抓实做细,始终保持疫情防控的高压态势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战时状态,确保“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措施执行“常态化”。化工商会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自3月以来,督促要求各会企持续加大对会员外出返企的摸排力度,尤其是加强对疫情防控中、高风险地区返企会员的排查力度,并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疫情防控措施进行核酸检测和居家隔离观察。针对化工原料入企和产成品外运瓶颈问题,该商会积极与哈尔滨、佳木斯、大庆、安达化工园区沟通协调,确立了由各会企安排专人对接,开据入企准运证并与疫情卡口联系等制度,保证会企正常生产经营。会员企业黑龙江吉地油服等公司,重点对省外运送煤炭、化工原料车辆、产品出厂司乘人员的体温、健康码、行程卡、疫苗接种记录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的核查,确保化工原材料购进、危化品外运和疫情防控两不误。与此同时,各会企还坚持每天为会员发放医用口罩,加强对门卫、宿舍、食堂、工作场所等卫生进行清扫,坚持定时病毒消杀工作,做到按时通风和消毒,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监督检查“常态化”。化工商会强化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加大党员干部作风督查力度,要求各会企全面加强值班值守工作,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应对突发安全环保事件和疫情传播,各会企由总经理或生产副总经理住企,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工作,保证生产平稳运行和队伍稳定。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安委会、省应急管理厅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要求,各会企严肃工作纪律,压实工作责任,认真落实防控措施,引导管理人员及广大会员每天测温、扫码、消毒,两天一核酸检测。坚决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聚集。同时组织党员督导队和纪律监督组等,坚持24小时在化工园区主要道口轮流疫情值日检查,各会企实施封闭管理,在企人员全部住企坚守工作岗位,形成管理全方位、监督全覆盖、动态网格化,实现疫情防控全闭环管控。
宣传引导“常态化”。为科学、规范、及时、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化工商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扩散,确保会企安全环保生产。商会明确要求各会员企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工商联要求,根据疫情形势和企业现状,实施统一领导、及时反应、协调一致、防控到位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范疫情传播,保障防控成效。会员企业黑龙江京盛华等公司,采取班前宣讲、生产例会,以及企业“快报”“快讯”“公众号”等平台,向广大会员普及防控知识,引导会员做好自我防护,提高防范意识。同时,还通过党员突击队、青年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4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大类2600余份、向会员推送微信消息23000余条,受众人群4800余人,持续加大教育引导覆盖面,营造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疫情防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