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商会“服务末梢” 助力民企“活血强身”
作者:
■本报记者许长江通讯员蔡红燕
自河南省沈丘县乡镇(街道)商会规范化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沈丘县工商联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据了解,沈丘县工商联把社团证办理作为乡镇(街道)商会依法设立、规范化建设的法律凭证和重要依据,把加强乡镇(街道)商会规范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创建全省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百县提升行动的重要举措,统筹各方力量,压紧压实责任。截至10月底,沈丘县22个乡镇(街道)已全部取得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组建率、注册率均达到100%,实现了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有制度的“四有”目标。
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沈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镇(街道)商会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听取汇报,安排部署具体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乡镇(街道)商会的改革发展给予了有力的关怀和支持;县委统战部长和分管工商联工作的副县长深入乡镇主持召开现场会,听取乡镇(街道)商会建设情况的工作汇报,有力地推动了乡镇(街道)商会的登记注册。
部门联动,协同配合。沈丘县工商联与各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形成联动机制,组建商会注册登记微信群,及时处理登记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尽可能简化登记手续,加快登记速度,为乡镇商会提供便捷服务。县工商联按照“成熟一个、注册一个、规范一个”的原则,积极履行业务主管单位职责,集中开展乡镇(街道)商会法人注册登记工作培训,切实做好对乡镇(街道)商会登记注册的指导和服务。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及时宣讲政策,当好商会的“跑腿、帮办”,全程跟踪指导商会工作。
以点带面,典型示范。今年上半年,县工商联分别在周营镇、白集镇连续两次分片区召开了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乡镇(街道)商会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组织各乡镇(街道)商会按照“四好”商会标准,现场观摩,交流互动,推荐登记注册进度快、作用发挥好、造血功能强、助力乡村振兴的乡镇(街道)商会进行经验分享,带动了其他乡镇的工作开展。
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沈丘县工商联制定下发了《基层商会考核评比办法》《乡镇(街道)商会章程示范文本和商协会内部管理九条制度》,统一了商会的建设标准,方便了乡镇(街道)商会的实战操作,以制度形式引导商会讲政治、守规矩、强管理,自觉服从党的领导,自觉接受有关职能部门监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彰显作为,奉献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小商会有大作为。引导沈商精英返乡投资兴业,回馈桑梓。去年底,在各乡镇(街道)商会的积极配合和推荐下,沈丘县成功举办了首次“情系家乡沈丘行”活动,邀请全国各地沈丘籍168名政商界知名人士返乡洽谈,5家企业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16.2亿元。积极响应全国、省、市工商联“万企帮万村”号召,通过乡镇(街道)商会的积极发动,全县广大民营企业踊跃参与精准扶贫,累计捐款捐物2786万元。县工商联被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等四部门授予全国百家“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优秀组织奖。疫情期间,沈丘县基层商会组织捐款捐物1400多万元,得到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党建引领,全面提升。为加强商会党建工作,2019年,沈丘县成立了县级商会党委,归口县委“两新”党工委管理,在县工商联党组负责人管理下开展工作。在建立商会组织的同时,积极推动商会党组织建设,具备条件的同步建立党组织,街道商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由乡镇(街道)主抓统战工作的副书记兼任,不具备条件的选派党建指导员,倡导交叉任职、双向交流,强化党组织对商会重要决策的参与和监督。组织各乡镇(街道)商会党建联络员(党委副书记)、商会党委委员等33人赴郑州市圆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学院学习“党建也是生产力”,提升基层商会党建工作水平。截至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商会全部选派了党建联络员,实现商会党建同步推进、同步完善,从根本上消除党建工作的盲点和空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