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国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罗劲荣:
碧桂园把乡村振兴作为主业之一
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脱贫攻坚阶段,碧桂园和国强公益基金会把扶贫作为主业之一,努力践行大型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综合采取党建、产业、教育、就业等帮扶举措,助力全国16省57县超49万人脱贫;其中在广东省帮扶覆盖13市28个县超16万人。
乡村振兴是一项“上不封顶”的事业,我们结合国家政策导向、集团资源优势以及乡村地区实际情况,初步形成了“1+5+N”的乡村振兴帮扶思路,希望打造一种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五大振兴,搭配实施N类不同档次产业模块项目的帮扶模式。
此外,我们还希望探索推进搭建乡村振兴共同体,建设乡村振兴综合体的“双体共促”帮扶建设机制,带动更多人、更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通过建设“乡村振兴综合体”,能够实现乡村的“三个融合”发展,即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农村农民融合以及城乡融合。一方面,通过落地可持续产生效益的产业模块,例如开展特色种养和消费帮扶,发展乡村旅游等,引入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另一方面,将产业模块获得的效益持续投入开展乡村公共事业,例如乡村风貌提升、配合乡村基层党组织和集体经济建设,开展乡村人才培训等。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严居然:发挥模式优势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温氏股份创立于1983年,是一家跨地区的现代农牧食品集团。主营业务是肉鸡、肉猪的养殖和销售,配套乳业、蛋鸡、屠宰、食品加工、现代农牧装备制造、动保、金融投资等业务。
温氏股份从中国养殖业实际出发,开创性创立“公司+农户”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劳动力等形式积极参与到企业发展共建共享体系之中,并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撑和稳定销路支持,促进乡村实心化,带动广大农户通过发展现代养殖业实现增收致富。近10年来,公司合作农户养殖收益超600亿元,户均年收入18万元。
温氏股份“万企帮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覆盖贵州、云南、广东等17省(区、市)。2018年至2020年期间,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0.7亿元,开展脱贫项目2324个,投入脱贫资金10.2亿元;累计帮助1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21年2月,温氏股份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温氏股份持续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将“公司+农户”逐步迭代升级为“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模式,打造养殖全产业链条,大力打造新时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动现代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温氏股份将携手农民伙伴,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助力乡村振兴是企业家的责任使命
我是陈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个北大毕业的猪肉佬。我在农村出生、长大。推动乡村振兴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每一个企业家,特别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10年前,我在家乡,以种植、养殖和其他的社会捐赠为基础,打造了一个新的官湖村,也当做一个共同致富的实验基地。现在这个实验基地初具规模。首先,我们投资2.5亿元在村里建设数字化生态养猪场,我们几乎提供一条龙服务,村民养殖几乎不用承担市场风险。同时,投资500万元将已经承包的1000亩林地收回,种植荔枝树,无偿分给乡亲。
除了官湖村,我们还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了多个养殖基地或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帮扶村落、提供更多工作岗位,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负责人、广西澳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健章:
“双培”模式探索致富路
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为试点,探索总结了“致富带头人培育跟着产业培育走”的“双培”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上林县绿水青山,气候宜人,尤其是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经过考察,上林具有发展水产养殖尤其是高值水产养殖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我们在佛山市委、市政府,南海区委、区政府支持下基地出面做工作,带动当地4家水产养殖龙头企业到上林投资建场,创建了上林县首个高值渔养殖示范孵化基地。基地面积已扩展到500亩,不仅吸纳40多户贫困户长期务工,每年增加1到2万元收入,还带动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每年每户分红5000元以上。随后,我们通过示范基地,大力发展龙虾养殖业,养殖总面积达到了1万多亩。
在大力培植特色产业的同时,致富带头人队伍的培育也在同步开展中,同时承诺带动贫困户融入产业化链条的创业机制。
截至目前,我们已为上林县培育致富带头人416人。带动全县6000多户贫困户参与特色产业项目,其中有5000多户实现增收脱贫。
3年来,上林县扶贫产业遍地开花,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试点项目更是被国务院扶贫办树立为全国典型,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上林模式”。未来,我将继续探索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新模式服务。
(图)会前,会议代表参观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乡村振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