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嬿丞:我的教育梦
在日常学习的一篇文章中,我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主题团日活动中这样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重庆市工商联青委会的一员,我深深地感受到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企业家的鞭策,青年企业家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应当成为表率和标杆。
在我从上海戏剧学院完成研究生深造回到家乡后,发现相对于北上广深,重庆的艺术教育水平相对落后,而艺术鉴赏能力又是国民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由此,我坚定了以艺术教育作为自己在家乡毕生奋斗的方向,申佳文旅就是我的创业舞台。我带领教研团队潜心研究,结合少儿教育心理学、人体工学为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制定相对应的创新课程,要求旗下教师团队认真对待每一次授课。有付出就有收获,在全国“蒲公英”舞蹈大赛中,我们申佳幼儿园的孩子们战胜各路专业选手喜获金奖。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我为自己教育梦的实现感到骄傲,更为自己能将事业和祖国的下一代成长有机结合而感到幸福,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吧。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还注意到总书记提出了“扶贫必扶智”。学生时期,我曾经将自己获得的第八届园林博览会形象大使选拔赛冠军奖金,捐给了一名潼南的特困生,而现在作为一名青年企业家,我开始更多地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层面去思考扶贫扶智工作。今年,通过多方走访及调研,我了解到南川区一所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好老师不愿来,好学生留不住,教学质量逐年下滑。为了让这个学校的孩子也享受到高水平的教育,我开始推动申佳集团的教育扶贫工作,向该校捐资助学,协调名校教育资源的对口帮扶,将企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深度结合起来。
党史学习教育对我们来说,是点滴的知识汇成江海,更是中国梦筑梦路上的基石。我们要将所学落实到实践工作中来,学以致用,实干兴国。
郭磊:平凡的我们
在建设中国品牌的伟大工程中,作为一名品牌战略定位咨询工作者与经营者,我深知工作虽然平凡,却意义重大,如果能为中国企业品牌建设贡献力量,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学习先进知识,才能建设好中国品牌。从2016年开始,我要求自己每年必须读书50本以上,为此每天午睡前、晚上休息前、周末的早晨,成了我固定的阅读时间。我坚持系统学习了《定位》《营销管理》《蓝海战略》《竞争战略》《冲突战略》《品牌超级符号》等品牌建设理论,结合自身9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思想方法。
开展公益品牌培训,助力疫后复产。疫情中,我与公司创始人李修华及核心骨干员工,耗时一周,打造研发了《用定位驱动品牌去赢得顾客》的公益视频直播课程,共有400多位企业主在线观看直播,同时,在复工之后,用了3个月的时间,向其中20家企业提供了免费的品牌战略定位诊断咨询服务。
何忠飞:使命必达
我是一名从事环境治理的80后创业者,立志做国家守护环境的志愿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生态环境污染这是一个历史积累过程,国家也出台环保法,不能让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作为一位环保人的使命就是为祖国的青山绿水奉献一生,推动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传递健康、让环保助力生态可持续发展。唤醒更多的民众对环境引起重视,引导民众从保护环境开始,共建一个美好的家园,还我们子孙后代一个干净的地球。
李一:未来已来,路在脚下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面向新征程,勇者无惧。
未来已来,我们该如何去面对新的挑战?
如今的我们,面对着一张新的人生答卷,就是要将初心变成行动。新时代新征程、思路要清晰、目标要精准、要勇于身先士卒、要勇于跑在前沿,我们要有一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敢做别人不会做的事情,勇于主动挑重担,遇到矛盾我们要去解决、遇到困难我们要去克服,永不退缩永不后悔。
我们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伟大的时代,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在思想认识上敢为人先、在困难中找出路、在发展中找创新、在平常中找亮点、在工作中挑重担。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一天一天的奋斗。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做民企接班人,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把锲而不舍当做毕生信念来开展工作。抓工作落实,绝不能容易的就抓,难抓的就放,“硬骨头”就绕,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完成。
未来已来,路在脚下。
李禹璇: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从2020年开始,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灾难——新冠肺炎疫情。自疫情开始,我们国家不计成本,全力救治患者,党中央统一部署,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全力配合。
在新冠疫情全球疯狂肆虐的今天,我们国家的疫情得到了全面的控制,我们可以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由此衷心地感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我想用诗句来结束我的演讲: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李泽伟:汲取经营智慧
我是一名传统文化行业的创业者。这些年非常有幸去了各个革命圣地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每一次的学习都感悟很深,收获很大。通过学习不仅对党的历史了解更深,让我们倍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时代;更重要的是从党史中可以汲取企业经营的智慧。
一个企业,要持续长久的发展也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坚持初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向何方?成就何种事业?只有牢记使命,才能在艰难险阻的经营发展中坚持下来,在风雨中坚守、在困难中前进,就算孤独的只剩一个人负重前行也不忘使命所在。
这些年在创业的路上跌跌撞撞,我们逐步明确了企业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用中华文化影响世界,让更多人因此受益。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让客户受益,让员工幸福,让公司持续长久发展’的愿景”。
“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对于创业之路上的我们更需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艰难险阻的创业路上勇往直前、毫无退缩,才能在历经艰难后依然执着地向前发展。创业路上,面对各种艰难挑战,我们逐步确立了“倾其所有,终其一生,竭尽所能”的信念。在今后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将以这一信念劈波斩浪,不断奋进。
对我们年轻一代创业群体而言,在创业之路上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当遇到这些暂时的艰难处境,需要时常想想这句俗语“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以此勉励自己。更要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奋力拼搏,勇于突破艰难险阻。
“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期以来,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创新、转化和发展工作,以实际行动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刘金星:路似丝绸绣江山
忆往昔,山海相隔不可及;看今朝,移山平海变通途;望未来,锦绣江山胜天堂。
曾几何时,公交车是群众们最奢侈的出行方式之一,更多的时候是依赖于更加传统的交通工具,比如板车;曾几何时,当我们踏上前往未知的道路,一去不复返,就如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里面写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曾几何时,我们错过了的人和事便是一辈子,所谓的缘分也劈不开华山的险峻与无情。
但在最黑暗的时刻,光便开始照耀大地,党中央发出了响亮的口号“要想富先修路”。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仅用30年的时间便书写从“交通大国”转向“交通强国”的篇章,截止到2020年,总计已超过520万公里的公路里程,其中我国的高速公路的总里程早在2012年已经是世界第一,如今看来,是第二名到第五名的总和。
党中央始终没忘记群众回家的路的重要性。整个“十三五”期间改造了农村公路140万公里,赤道周长大约是4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35圈。
曾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如今四通八达,达至千万家。作为大山里面走出来的孩子,高耸入云的山峰隔绝了我们的梦想与前进的方向,只能在大山中出生,最后也只能化作大山的一部分。但是在过去的100年里,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天堑变通途,我们脚下的路也向着未来无限延伸。
作为新一代的路桥人,继承优良的革命奋斗传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在施工第一线。川东路桥早已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事业中,向建党100周年这个极具划时代意义的时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而这也是川东路桥听党话、跟党走的缩影。
燕晓明:我心永在沙坪坝
从小我对学习就充满了兴趣,也深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在大学期间我利用假期走过了很多的地方,尝遍了各地的美食,也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城市的文化跟习俗。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会忍不住地勤奋跟努力的。
2011年,我担任了沙坪坝区工商联执委,荣获沙坪坝区首届创业先锋称号。荣誉给我的不是骄傲,而是一种使命,和一份重要的责任。
我们余惠敏幼教集团的幼儿园从1997年建园至今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在这漫长的24年里面,幼儿园从最初的一所园,发展到现在的10所,这是我们奋力前行艰苦努力的结果,20多年来我们不停地在工作中吸取经验,每一次的交流学习都会成为我们的一次进步,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接受到同等的高质量学前教育是我以及我们幼儿园全体员工的任务和使命。
“不管世界有多大,我心永在沙坪坝!”2018年,我与朋友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沙坪坝之歌》上传至网络,非常幸运的在不到一周的时间浏览量和收听便过了100万。并且《沙坪坝之歌》同期还荣获了重庆市电视广播大赛二等奖。我的歌曲能得到大家的喜欢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也非常愿意用我的这首歌曲来宣传我的家乡重庆,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来认识我们重庆,认识滋养我们成长的这片土地。
叶菲菲:从老师到老板
回想起2008年,我第一次站上讲台,第一批学生是即将参加艺术类考试的高中生。那个时候,只是单纯的想把自己多年来的学习成果和一线的经验分享给他们,并没有想过从事教育培训的行业。而3年后,当我毅然选择三尺讲台,选择教育培训的时候,身边很多朋友都劝我说:离开一线太可惜了,换行业也不容易,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我却坚定认为,我终究是属于讲台,还有谁能像教育工作者一样,一次的举手投足,一丝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根根美妙的心弦,就能带给学生无限的可能,无比的快乐呢?
没有想到,一晃就是16年。这10多年来,我们培养的学生数以万计,小到3岁的孩子,大到60多岁的企业家,而我也从一名培训教师、大学老师逐渐成长为教育培训行业的创业者。
从老师到老板的转型之路远比想象中的艰难,刚开始,专业出身的我不懂什么是公司,不懂什么叫商业模式,更不懂如何招人用人。我以为凭着自己多年的一线教育和实践经验,就可以做好教育培训,而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简单。不断的跌倒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
当面对孩子进步不够大,家长质疑的时候;面对辛苦培养的老师一个又一个离去的时候;面对疫情,每个月的资金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无数次的问自己,这是我要奋斗的路吗?我真的可以把这条创业之路坚定地走下去吗?
每次我想要放弃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看到家长们殷切的期望、看到企业家学员们脱胎换骨的蜕变,我继续奋斗的心变得坚强而笃定。
是的,我们青年创业者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本质在于奋斗。只有爱国主义情怀化为实际行动,将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与自身命运紧密相连,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张艺蓬:展现智慧和风采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都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初心是起点时心怀的承诺与信念,是困境时履行的责任与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党旗下庄严许下的诤诤誓言,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100年前,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上的一叶小舟启航,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路高歌,披荆斩棘,待到2049年,我们将迎来另一个伟大的100年,让我们记住这些为了国家富强默默奋斗一生的共和国脊梁。
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你我手中,我们坚信未来的30年,将是中国开启强国进程,实现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重要历程。也正是你我挥洒青春的汗水为之奋斗的光荣历程。
党在召唤,祖国在召唤,时代在召唤。让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展现新一代青年人的智慧、风采和力量。
周晓丽:做新时代好青年
“红船精神”它不仅记载了党的光辉历史,还蕴含着早期共产党人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理想、英雄顽强、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等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源泉。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继续奋斗正当其时。“红船精神”将永远映照我们前进的道路,“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今天,我们沐浴在党的光辉下,过着幸福的生活,更应该深刻领悟和弘扬“红船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的联系起来,把企业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弘扬红船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红船精神铭记在心,在党的100年华诞,祝愿党永远辉煌。
作为一位青年创业者,我信奉企业的愿景:实现1000名有志青年创业梦;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真诚、感恩、创新、共赢;企业的文化:学习文化、亲子文化、感恩文化、共生文化。所以经营好企业,像先辈一样,找准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好每一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求实创新,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