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亏近80亿,小鹏凭啥“做未来交通探索者”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自去年8月27日小鹏汽车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至今不到一年,7月7日,小鹏汽车正式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港股“智能电动车第一股”。在当日的上市仪式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表示,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汽车设计和制造商、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创新的科技公司,小鹏致力于“做未来交通探索者”。
众所周知,这一目标意味着较高的研发投入。然而,记者查阅小鹏汽车财报发现,过去3年该公司净亏损已接近80亿元。作为国内三家新势力车企中盈利能力较弱的一家,人们不禁要问,其靠什么来承担?
资金仍是“悬顶之剑”?
未来交通之路如何探索?各界人士提出了诸多想象:利用飞行汽车,40公里-50公里半径的区域都可以成为20分钟生活圈。现代汽车欧洲首席执行官迈克尔·科尔表示,2030年前飞行汽车将成为现实;何小鹏也认为,2021年底就可以造出飞行汽车,会看到未来几年里面,中国的超低空或者叫低空领域都开放给民用。据悉,小鹏汽车已于今年6月下旬发布了首款超低空飞行汽车旅航者T1。
无须讳言,探索未来交通离不开高额资金投入。然而,财务数据显示,小鹏汽车过去3年净亏损已超过78亿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高额投入的研发费用、营销推广和广告费用。2018年至2020年,3年合计研发费用超48亿元,分别为10.51亿元、20.70亿元、17.26亿元。2021年一季度,小鹏汽车营收29.51亿元,亏损达7.87亿元,研发支出为5.35亿元。
赴美上市后,小鹏汽车的股价似乎呈现出“高开低走”态势;步入2021年,受新能源市场整体影响,叠加其释放出欲赴港上市的消息,小鹏汽车股价截至6月30日已经较去年最高缩水超40%。
不仅如此,此前高瓴资本持有小鹏汽车约90万股,纪源资本的持股数达到4700万股,持股比例为3.8%,但二者均于去年四季度减持了股票。此次减持后,两大资本均消失在小鹏汽车的主要股东名单中。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一些重点的投资人也逐渐从小鹏汽车身上移走了一定的筹码。
此外,反映公司造血能力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指标常年为负,显示小鹏汽车还在处于“烧钱”阶段,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15.73亿元、35.63亿元、1.4亿元及5.71亿元。且毛利率方面,小鹏仅有4.6%,较蔚来的11.5%、理想的16.4%差距明显,这也意味着小鹏是国内三家新势力车企中盈利能力较弱的一家。
上述是否意味着,资金问题依然是小鹏汽车未来之路上的“悬顶之剑”?
赴港上市迎来诸多利好
而此次港股IPO募资规模为140.25亿港元,其中45%用于拓展产品线及先进技术研发(约63.1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5.73亿元),如果募资规模完成,不仅能够填补过去3年研发投入造成的亏损,仍有超过27亿元可用于加大研发投入规模。
何小鹏表示:“我们目前最主要的方向是如何能够长线来赢得市场的竞争,做到这个方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长时间的研发投入。这也是我们今年加速募资、加速把团队放大的一个重要的底层原因。”
而更为有利的是,不同于较为常见的“二次上市”,此次小鹏赴港上市,采用监管标准更为严格的“双重主要上市”形式。所谓“双重主要上市”,指的是公司已经在美国市场上市情况下,在香港市场按当地市场规则发行上市,且两个资本市场均为第一上市地。在发行政策上,“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审核标准更为严格,需同时遵循两个市场的上市规则。
正如小鹏汽车副董事长、总裁顾宏地所说:“作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智能电动车公司,我们的增长轨迹为内地和香港的投资者提供了重要而独特的投资机会。我们将专注于我们的战略路线,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长远目标。”
对于投资者,小鹏汽车赴港上市,也是一项重要利好,因为这不仅是3年内首例港、美双重主要上市的重大中概股,也意味着将来小鹏汽车可满足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接入条件,A股投资者将来或可直接购买小鹏汽车的股票。之所以双重上市,招银国际研究部经理白毅阳分析指出,因为小鹏去年才上市,不满足二次上市“两年合规记录”要求,所以选择双重一次上市的方式。
有业内专家表示,对于小鹏汽车而言,作为技术驱动型公司,其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等领域。“去年小鹏在整个研发上是17亿元左右,今年可能要翻倍。”何小鹏日前透露。
完成募资额度有信心
然而,仍有业内人士提出,如果小鹏汽车赴港上市预期的募资额度完不成,那么是否仍将遭受资金瓶颈?
对此,小鹏汽车表示,作为过去一年内港股上市定价合理的中概股,完成募资目标是有信心的——此次小鹏汽车港股上市共发行8500万股,包括香港公开发售425万股A类普通股,以及国际发售8075万股A类普通股,分别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5%及95%,其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14.73倍超额认购,小鹏汽车IPO最终定价165港元/股,较上一交易日美股折让约2.2%。
而在销售方面,小鹏汽车于7月1日公布了6月及2021年上半年成绩单,月度、季度、半年度累计交付量均创历史新高:6月交付新车6565辆,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617%;二季度交付17398辆;上半年累计交付30738辆。
在新车型方面,鹏翼门版P7已于2021年3月开始交付,磷酸铁锂版G3和P7正在销售中,G3中期改款(G3i)也即将推出。到2021年四季度,小鹏汽车还将交付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电动汽车小鹏P5。在2022年,小鹏预计还将推出一辆全新智能电动SUV。
“目前是整个智能电动汽车发展非常好的时期。”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将以此次在港成功上市为契机,掀开公司快速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