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板两周年科创板何以行稳致远

主要指标运行平稳 “硬科技”标准日趋完善 科创板越发理性稳健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7月22日,科创板将迎来开板两周年。
    盘点两年来的成绩,可谓喜人。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10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287家,总市值超过4万亿元。287家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合计3644.96亿元,在同期A股上市公司数量占比38.94%,IPO募资金额中占比为44.3%。
    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从开板之初的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单日催生124个亿万富翁,到如今科创属性评价指标将由原来的“3+5”变为“4+5”,不断完善科创板“硬科技”的界定标准、强化对上市企业的科技含量审查,科创板日趋理性、稳健。
    “两年来,科创板主要指标运行平稳,市场流动性水平与其板块定位、投资者适当性、交易制度安排等基本适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会满不久前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业内人士认为,他的一席话,很好地诠释了科创板为科创型企业提供平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融资环境的服务理念。
科创成果让科创板名副其实
    “科创板解决了大量科创企业上市难的问题,实实在在为企业融到了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国家战略起到支持作用。”巨丰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朱振鑫日前表示。
    公开数据显示,已经上市的287家公司中,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近30%,六成公司实际控制人担任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平均新增发明专利18项;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市场板块。从研发方面来看,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近4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中位数为9%。
据此,科创板越来越名副其实。而一批具有明星效应的科创成果,则让越来越多科创企业脱颖而出。
    如果说,AI正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调整和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那么,智能扫地机器人,正为其众多自研AI算法等技术找到完美归宿——石头科技日前公开的自清洁设备专利中,移动平台在操作面上自动沿着目标方向移动,升降台连接移动平台,相对于移动平台上下移动,清洁模组同升降台连接,可清洁操作面。给水模组与移动平台连接,为操作面提供清洁液,回收模组和移动平台连接,作用为回收清洁液。值得一提的是,自动清洁设备的清洁模组不仅高度可以升降,而且清洁能力强并能回收污水。
    于2020年2月21日正式登陆科创板的石头科技,作为一家被公认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该公司对投资者表示,现有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平均工龄约10年。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石头科技最新公开了一系列自清洁设备专利,其中包括移动平台、升降台、清洁模组、给水模组以及回收模组。作为家庭智能清洁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石头科技是深化AI、激光雷达等前沿科技落地应用的重要引领者。
    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成立至今,石头科技已经进行了两次行业技术革命:一次是将“LDS激光雷达+SLAM算法”大规模应用到扫地机产品上,实现行业普惠;另一次则是近期推出的T7S Plus扫拖机器人创造性选用了AI结构光Reactive3D避障方案,是石头科技将“LDS激光雷达”大规模应用到扫地机器人领域后又一次对超前技术下放的探索之作。
    另有报道称,近日石头科技将目光转向了商用清洁机器人赛道,透露出对B端市场的“野心”。一定意义上,这将是石头科技从智能家居到商用服务的一次跨越,也是产业融合应用与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新尝试。
为科创企业融资科创板不负众望
    澜起科技和中微公司,作为目前科创板千亿元市值俱乐部中的两家,上市以来均备受追捧,股价一路上涨。
    以内存接口芯片为拳头产品,作为科创板明星企业的澜起科技,其掌握的核心技术是ddr(doubledatarate)。这种技术是内存模块中用于使输出增加一倍的技术。
    记者获悉,澜起科技作为内存接口芯片供应商,在内存接口芯片市场位列全球前二。澜起科技上市发行价为24.80元/股,上市至今相比发行价累计涨幅达2.8倍以上。2020年度净利润11.04亿元同比增长18.13%。
    不仅如此,澜起科技与国内芯片产业链上的企业相比也毫不逊色,其原因也与澜起科技在芯片产业链所处的位置有关,内存接口芯片的下游是dram芯片市场,dram市场的主要客户是三星、海力士和美光。
    而中微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明星企业,主要为集成电路、LED芯片、MEMS等半导体产品的制造企业提供刻蚀设备、MOCVD设备及其他设备。中微公司上市发行价为29.01元/股,上市至今,与发行价相比,中微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已达到6.3倍以上。
门槛提高倒逼企业升级增效
    为造就真正的科创型企业,科创板强化对上市企业的科技含量审查。2021年4月,证监会日前发布消息称,将对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作出修订,完善科创板“硬科技”的界定标准。此次修订后,科创属性评价指标将由原来的“3+5”变为“4+5”。
    更高的门槛倒逼一些企业暂停科创板IPO步伐,并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实现升级和增效。6月25日晚间,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决定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
    与此同时,吉利汽车还宣布了一条消息,旗下极氪智能科技董事会已决议为3月份成立的极氪智能科技,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外部融资方案。
    极氪由吉利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投资,其中吉利汽车持股51%,吉利控股集团持股49%。李书福担任极氪智能科技董事长。不论对于吉利汽车还是吉利控股集团而言,极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棋子,是整个吉利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关键,也被寄予厚望。
    按照原来的方案,吉利控股集团希望将吉利、几何和领克三个乘用车子品牌装入上市主体,“但是随着整个汽车市场的飞速变化,吉利控股集团有了极氪这个新的筹码,所以谋求上市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业内人士分析。
    2021年1月29日,证监会出台新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规定旨在强化对发行人信息披露主体责任和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要求。此后便引发了最明显一波回撤潮。
    2月19日,受理108天后,云知声成首家终止科创板上市审核的人工智能公司。3月11日,AI独角兽依图科技中止IPO申请。3月15日,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仅仅2个月后,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IPO计划被终止。
    据上交所官网显示,2021年以来,科创板共26家企业终止IPO申请,而上交所受理的新IPO申报材料只有13家。科创板IPO受理缓慢和申报排队现象,与IPO撤单潮形成了鲜明对比。
    随着IPO撤单潮的持续,业内人士认为,对科创板上市企业将更强调“硬科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更严格详细的审查,并提升金融科技企业的上市门槛,以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并保护投资者。高质量的融资环境将让科创板行稳致远。
   (图)随着越来越多具有明星效应的科创成果问世,科创板正让越来越多科创企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