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分类施策支持民企

进一步完善制度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作者: 【记者董潇北京报道】
    日前,记者从银保监会了解到,近年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总量增长明显,截至2020年末,全国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近50万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30.9%,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8.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银行增速达到54.8%。
    银保监会表示,市场反映确实仍存在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制度举措,重点推进政策落实,分类施策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对主业突出、财务稳健、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要求银行坚持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
    二是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民营科技型企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大幅增加中长期资金支持,积极发展科技保险,持续改进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支持创新无形资产的质押融资产品。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还提到,对于依法合规展业,能承担科技创新责任的民营企业、民营互联网平台企业,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一如既往与其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合作,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另一个市场较为关心的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方面,银保监会表示,对市场有前景、吸纳就业能力强,符合普惠型小微企业标准的民营小微企业,延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引导银行加大“首贷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将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
    2018年以来,源于市场融资环境变化以及自身经营问题,不少大中型民营企业出现债券违约等形式的债务危机,而随着前期风险释放,近段时间以来的新增债券违约主体以地方国企为主,但也有新的大型民营企业暴露出债务问题,例如近期的苏宁和华夏幸福等。
    银保监会表示,对于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一企一策”采取支持处置措施,着力化解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一定竞争力,但是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加强统一协调,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帮助企业维持和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
    此外,银保监会称,对于出现风险的民营企业,要求企业把解困和发展相结合,积极断臂自救,剥离非主业资产,集中精力缓释风险,同时依靠当地政府开展救助工作,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增资、扩股、财务重组、兼并重组或者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帮助企业优化负债结构,完善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