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向党共筑梦 不忘初心跟党走

作者:
    编者按:日前,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与南京市江宁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一道走进民营企业,听企业家们讲述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心向党”的故事,以此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现记录如下,以飨读者。
白元龙:唱支歌儿给党听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日前,南京市江宁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元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唱支山歌给党听》抒发自己对建党100周年的心怀。
    白元龙说,小时候经常听家人和老师讲述江姐、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无数革命先烈的故事,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便根植心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等一系列‘中国奇迹’。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白元龙说,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深切体会到:
    一是始终坚持和坚信党的领导。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新的严峻挑战、新的复杂因素,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逆转,逆转违背规律,逆转就要失败,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我们党所确定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三是坚持唱响时代的主旋律。真正做到“知党、信党、颂党、热爱党、跟党走”,不断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
    白元龙认为,作为一位民营企业经营者、一名民主党派人士,我心有党、我心向党、紧跟党走的信念要始终如一,就是要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践诺承诺;就是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就要对标对表、修正航向,紧紧依托广大干部职工,切实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让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越办越好,让便民、利民的惠民政策越办越多,确保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卫岗乳业1975年7月就成立了党组织,2003年成立公司党委,现有387名党员。多年来,公司各基层党的组织,将党建党群各项工作不断融入经济管理这个中心,建强组织、完善制度、对标一流,实现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全力打造“一单位一特色”“一支部一特色”的工作格局,促进和助推了企业改革、稳定、和谐、健康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们公司制定下发了《公司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以‘忆党史、铭党恩、强党性;促党建、肃党纪、正党风’为活动主题,将开展一系列党性教育活动、一系列典型选树推广活动、一系列宣传展示活动、一系列群众性庆祝活动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白元龙告诉记者。
胡歙眉:在党的指引下干事业
    “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是我父亲、我丈夫都是党员。我的童年是在军区大院长大的,正是因为这样,使我对中国共产党认识比较早,并充满感情。”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胡歙眉这样告诉记者。
    “我是恢复高考后第二年考上的大学,毕业后也在大学工作。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1993年我们几位东南大学青年教师以一颗赤诚之心走上创业路,开启了自动化产业国产化的道路。”
    “我们始终认为,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能生产的高科技产品,我们也一定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我们终于打破了自动化领域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出了完全自主可控NT6000分散控制系统,实现DCS软硬件完全自主可控,并经过工业现场验证,完全可以替代国外系统,为国内流程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提供更高、更安全的平台支持。”
    创业至今,转眼间就是28年。胡歙眉说,28载艰苦创业,28载创新发展,科远坚持创新自强,攻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从一家投资10万元的小工厂发展到上市集团公司,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对国际工控巨头产品的国产化替代,为中国产业能级高级化作出了贡献。
    回顾所走过的路,胡歙眉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她常说自己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自己的每一步成长,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党的关怀和指引下前行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科远,更不会有科远的今天。
    中共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成立于2008年,2018年正式升级成为中共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现有党员人数156名。科远智慧党委多次被评为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耀被江苏省委授予“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胡歙眉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科远智慧党委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合力打响防控战“疫”;科远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担社会责任,公司和员工累计捐款100多万元。
    “党员身上的精气神,凝聚的那股攻坚克难、敢于争先的劲儿,是我们企业不断创新的奥秘所在。共产党员越是困难越能迎难而上,越到关键时候越能顶得住,这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法宝。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的指引下干事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潘龙: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龙腾是由国企改制而来,党组织建设完善,作用发挥好。这也是我们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秘诀: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龙告诉记者。
    潘龙说,龙腾的前身隶属于江苏省轻工业厅在宜兴的企业,2003年完成改制,2009年将总部搬到了南京,从事市政工程设计,目前公司在全国绿色建筑设计排行榜中位列榜首,装备建筑设计排在第二位,是江苏省内行业前10强。
    目前龙腾有两个党支部,一个在宜兴,一个在南京,共有党员60多名,近期正准备升格为党总支。
    在企业党建中,龙腾首先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公司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不断学习党章、党的指导思想强化发展观念,依托“三会一课”、固定学习日等形式进行集中学习,全面传达学习党中央精神。同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开展学习积分排名创优,取得良好效果。
    龙腾注重加强党建活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党员素质,确保企业先进性。龙腾设计党支部常态化开展党课教育,带领党员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QQ群、微信群、微视频等方式,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不断强化巩固教育成果。通过组建篮球队,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于前行”的精神。
    同时,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一支热爱党、拥护党、忠诚党的战斗队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时发出倡议和号召,结合行业特点,科学防疫;龙腾设计支部及党员共筹集30万元捐赠给南京市江宁区慈善总会;同时向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捐赠20万元,以采购消毒清洁机器人等物资的形式支持湖北医护人员防护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
    潘龙说,民营企业党建的活力在于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地创新基层党建的模式、方法、载体,有的放矢地加强党建的分类指导,把党组织建在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细胞上,强化基层党的组织和工作的“两个全覆盖”,同时广泛发动和依靠员工,把员工当成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形成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增强员工对党的拥护和支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刘新星: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海外留学8年,勤工俭学,从端不稳盘子的餐厅服务员,到成长为合格的涂料粉刷工、超市收银员、仓库负责人;归国从父亲公司基层施工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直至担任总经理;主导企业在创新中发展,洞悉行业趋势上马新材料、装配式建筑,创建两个省级行业示范基地;担任青企会会长,带领会员从省内到省外,从国内到国外,广结“朋友圈”……
    他就是江苏省南京绿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新星,一名帅气十足的“80后”企业家。
    刘新星说,中国共产党人都是用特殊材料炼成的。无论是战争年代、和平时代,还是新冠肺炎疫情中,他们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冲锋在前。
    刘新星说,企业党建工作能很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成为企业治理的重要力量。要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的理念,开展专题意识教育,通过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等专题实践活动,开展党员先行、再全员普及的专题意识教育,把企业发展工作纳入到党建教育工作中,有效扩大企业生产力。
    加强党建工作,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要引入现代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和现代化的制度,推行“军令状”措施,量身定做任务指标,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将党建工作做细,通过党建工作学习,把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党员,通过党员影响带动广大员工,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通过党员的实际行动影响广大员工,提升广大员工的思想觉悟,促成企业更强的凝聚力。党建工作的好坏,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党建工作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工作之一。
    刘新星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周年之际,我们要追寻那些无数党员英雄的光辉事迹,向他们看齐,牢固树立为民意识,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申新军:从党的辉煌历史中汲取养分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新润集团董事长申新军认为,作为民营企业也是如此,要扣好企业发展的第一粒扣子,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加强企业对社会的信誉感。
    回忆自己的经历,申新军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小时候妈妈常年患重病,家里特别穷,经常接受邻居的接济,没穿过新衣服过年。后来我从泰州到南京打工,20岁时才穿上人生的第一件新衣服,还是义母送的。我从卤菜店送货的三轮车夫做起,到自己创业,将公司发展成为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能有今天,非常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这个好时代。自己有能力了,反哺社会是我的初心。我每年都定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关注困境中的儿童,这些都是常态化的。”
    申新军说,企业家不能小富即安。他经常带着公司的员工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从学习、工作、生活、政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汲取能量。他认为,一个企业最大的成功是赢得人心,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无论是创业初始还是现在,都和广大员工打成一片,把他们当成自家人、合伙人,紧紧依靠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员工遇到困难他都尽力协调解决,让员工以最优的状态投入工作,拥抱生活。
    申新军说,企业党组织发挥着把关定向、凝聚协调、增强活力的重要作用,与企业运营双轮并驱,目标同向,同频共振,互促互进,共生共荣,构建了党企共赢良性循环的良好局面,形成了更强的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他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企业家更要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按照党的政策,将企业做强做大,为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周琴:发展企业奉献社会
    “小时候我是跟随外公外婆长大的,他们都是老党员,一个担任村里的生产队长,一个担任村妇女主任。外公94岁去世,在思维已不是特别清晰的情况下,依然告诉家人要给他交党费。我外婆也常说要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南京弘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琴这样跟记者讲述着过往。
    周琴说:“我在2005年创业,白手起家带领弘正发展至今,成长为国家一级建筑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建筑业双百强、江苏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江苏省优秀企业等荣誉,年产值10多亿元。公司之所以能行稳致远,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周琴对记者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沉着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局势,战“疫”情,促发展,使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作为一名企业家,我们要从学习‘党史’中汲取精神动力,坚持创新的发展。”弘正的寓意就是弘扬正气、弘扬正能量。公司成立至今,始终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用心反哺社会,每年都去慰问辖区内的困难群众和敬老院老人。此外,还资助贵州、陕西等地的贫困学生,为党分忧、为困难群体解难。
    周琴说,企业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企业的党组织既有利于团结凝聚员工遵纪守法,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有利于企业加强管理,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正因如此,弘正员工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特别强。
郭大龙:时刻听从党的召唤
    走进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的徐家院子,犹如进入了世外桃源。南京龙晟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大龙对记者说,30年前,我们这儿都是泥巴路,当时怎么也不敢想能有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这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郭大龙1966年出生,1985年考入南京建工学院学习建筑专业,毕业后在当地公社建筑公司工作。1991年组建建筑队外出打工,后来成立建筑公司,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2012年积极响应当地党委政府的号召,他将公司总部迁到家乡的街道。如今,郭大龙的企业年产值近10亿元,员工1000多人,其中当地农民就有几百人。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我们再次感到了党的伟大。这种伟大不是空话,而是在疫情面前党中央指挥在前,各级党组织党员冲锋在前,他们舍己为人,吃苦在前,无私奉献,大无畏的精神,让人感动。令人肃然起敬。”郭大龙如是说。
    郭大龙认为,这种“众志成城、全民抗疫”的精神值得学习,尤其在企业经营中要不怕吃苦,迎难而上,利用全员的智慧创新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将企业做强、做大,更好地回报社会。在公司发展中,他随项目变化及时成立党小组,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同时通过党组织加强对年轻员工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郭大龙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像我们这样的建筑企业在项目承揽中困难比较多,但现在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做工程都是公开化、市场化的招投标,只要符合资格条件,大家都是平等竞争,我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时刻听从党的召唤。”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庄道秋通讯员薛琼、金艳峰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