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乐路商会:聚合街镇商会力量 探索“社企共建”基层治理
作者:
■本报记者刘可实习生乔耀飞
“西安市地税局行风监督员1名,新城区廉政监督员3名,陕西省人大代表1名,西安市政协委员2名,区民盟副主委1名,五四奖章获得者1名,新城区劳模2名,最美女民营企业家5名……”这份长长的名单不是政府机构点名,而是来自一个汇聚了各方“微力量”,因党建闻名全国的基层街镇商会——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路中小企业商会。
近日,陕西省统战系统联合调研团赴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路中小企业商会进行“街镇商会党建工作主题调研”,陕西省委统战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处处长马静、西安市委统战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处处长周文龙等与商会成员和党支部负责人进行深入座谈交流。
记者了解到,长乐路商会成立于2011年7月,是依托长乐路商圈,由男女装、服饰箱包、鞋业、文体餐饮、地产等多个批发零售行业为主的企业、商户自发成立,目前有会员企业单位90余家。
“我们商会的党支部组建于2013年12月,隶属于区工商联党总支,也是全市首家商会党组织。”长乐路商会党支部书记方宁介绍,因商会成立时间长、建立支部早,探索总结了一些工作经验,所以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商会”、西安市“四好商会”,商会党支部也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四星级党组织”,被新城区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助推楼宇经济 服务基层治理
“我们的商会企业家,特别是党员企业家,立足商会所在地的朝阳国际,发动了楼宇内100多家企业、13个行业的业主来合力发展楼宇经济,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开发、出租楼宇引进各种企业,带动经济发展。同时,我们的党支部带领企业家积极加入到长乐路智慧街区的打造活动中,强化了承担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的商会精神。”方宁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去年疫情发生后,西安市长乐路商会在会长杨久安为核心的商会班子带领下,第一时间发出了《致会员的一封信》,不到2天时间,为抗击疫情筹集到了80500元善款。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常务副会长刁宗伟冒着感染风险,代表商会多次奔走,通过各种渠道采买防疫物资,这些珍贵的物资通过所在区防疫中心、工商联等单位,第一时间分配到了街道办、城棚改、环卫等基层一线防疫工作人员手中。
近年来,商会在参与社会治理、脱贫攻坚、公益慈善、疫情防控等方面累计捐款捐物50万余元。通过引导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帮扶困难学生、关心弱势群体等方式做实商会倡导的“微关爱”。
“我们党支部每年开展的‘炎夏送清凉’‘冬日送温暖’等活动已经成为常态。”方宁介绍,支部把“社企共建”作为商会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商会会员企业在参与社会治理、服务社会发展的组织作用,促进了和谐稳定。
党建带动生产力 党建更有凝聚力
“市场活则经济活,企业强则国家强。我们很早就确立了‘以商会党建品质提升助推商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党建要带生产力,党建要出真效益,党建更有凝聚力。”方宁如是说。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疫情对批发零售行业的冲击巨大。生死存亡也让商圈内矛盾迭出。长乐路商会党支部当机立断,组织成立了“人民矛盾调解委员会”,并开始积极为推动会员企业复商复市四处奔走。
“我们组织会员在各大商场门口甩货,邀请知名网红来直播带货,并开展直播带货的系列培训等等,为会员企业减轻库存压力,并通过宣传‘以工代训、减税降费、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第一时间获取资金援助,开辟销售新途径,抱团发展,就这样一步步走出了疫情阴影。”方宁介绍说。
把党员培养成骨干 把骨干培育成党员
记者注意到,长乐路商会采取党支部班子和商会班子交叉任职的方式,将党建工作和商会工作进行有机融合,保证了党建工作、商会工作的同频共振。
长乐路商会以扎实推行“六微”工作方法为载体,在活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如今的特色党支部,制定并完善了红色长乐“163”计划:1是坚持党建引领,红色驱动,突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6是推行微课堂、微建议、微竞赛、微关爱、微典型、微宣传,做实做活党建工作;3是围绕‘新起点、新长乐、新西商’目标,在西安追赶超越进程中贡献我们的‘长乐微力量’。”方宁介绍说。
商会以“红色商学院”作为特色教育基地,开展特色活动,邀请党校讲师、企业负责人及知名专家学者,通过开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研讨教学、实地游学等多种活动强化教育培训,双向培养会员队伍。
“我们以‘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向培养机制为核心,邀请会员企业中的非党骨干参加组织活动。同时设置‘党员示范岗’,鼓励党员亮身份,打造各种‘微典型’,把年轻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企业骨干吸引为党员力量。支部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只有3名党员,现在已经培养了正式党员18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今年还有4名预备党员转正,为探索社企共建和支部发展继续注入新力量。”方宁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