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基金经理强势崛起

机构化主导的结构性牛市或仍将持续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权益基金大年,中生代基金经理迅速占据各大业绩榜单前列,凭借优异的业绩强势崛起,崭露头角。以招商基金中生代基金经理绩优代表王奇玮为例,截至2020年末,他管理的招商安达灵活配置混合基金,2020年收益率达81.57%,近2年收益率197.6%,涨幅将近2倍,分别在银河证券灵活配置型基金分类中排名第3、第1(3/63、1/60)。从超额收益能力来看,王奇玮的表现也非常突出,海通证券超额收益排行榜显示,招商安达近1年、近2年超额收益均在灵活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前列。
    资料显示,王奇玮投研经验达10年,其中任职基金经理时间超4年,是一位典型的中生代基金经理。当前管理2只基金,分别为招商安达、招商丰盛稳定增长。银河证券数据显示,自王奇玮任职以来,招商安达任职回报为134.53%,年化回报31.76%;招商丰盛稳定增长A任职回报为91.21%,年化回报52.69%,获得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
    进入2021年,机构资金集中持仓的核心资产都出现高位调整态势。虽然长期空间较大,但短期估值偏高,在资金不断追捧的同时,近期的调整也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抱团股”正在瓦解,市场的分歧不断加大。
    对于核心资产,王奇玮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的投资方法论可总结为,“自下而上寻找可持续成长的商业模式并分享其内在价值”,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即“持续成长”(成长性)、“商业模式”(回报率)和“内在价值”(现金流)。王奇玮认为,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核心资产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两个,但他可能会更关注是否具备进一步改善的可能性。
    从去年四季度至今,权益类基金爆款迭出,募集规模超过7000亿元,这类产品都处于建仓期。据王奇玮分析:新基金大概率会在消费、医药、科技和高端制造等中长期看都非常不错的赛道中配置一定的比例,而且很可能这个比例不会低。“我们主要基于两点得出这个结论:一是这些赛道都已经被市场筛选出来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逻辑都可以看得很久;二是这些领域都涌现出能力和价值观都很优秀的公司,值得买入并长期持有。”
    对于2021年的市场,王奇玮认为机构化主导的结构性牛市可能仍将持续,“但胜负手可能更多需要运用自下而上的思维,特别是在上半年增量的资金面和相对宽松的货币面共同催生出核心资产的价值重估之后,超额收益的来源终归会回到对于个股的深度研究和跟踪上。”具体到看好的方向,他认为一是港股市场,估值更便宜而且某些领域具备更好的稀缺性;二是景气细分领域的结构进一步分化,比如白酒中的中高端大单品逻辑、电动车或者军工行业的上游、半导体中的紧平衡环节等等;三是优质赛道中的二线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