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市场呈“南热北寒”格局

诸葛找房数据显示东部上涨5.3%东北下跌7.5%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2020年,一场疫情影响了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走势,新房市场进入短暂停滞状态,随着疫情好转,前期积压的需求得以释放,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新房市场逐渐恢复,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过热”情况。
    为了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0年7月以来各地接连出台收紧调控政策,旨在为楼市降温,促使房价回稳,随后新房市场结束快速上涨期,进入平稳运行阶段。2020年新房市场整体呈现出“南热北寒”的特征,城市间分化愈演愈烈。
开发投资信心恢复 销售情况持续转好
    疫后开发投资累计增幅触底回升,但仍不及2019年。诸葛找房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预计将达到14万亿元,至近20年高点。但受到疫情下新开工、施工等不及往年的影响,增速或将回落至7.5%左右,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商品房销售走出低谷,2020年底房企业绩冲刺促销售小幅翘尾。随着经济秩序逐渐恢复,市场预期转好,商品房销售逐渐走出低谷,截至2020年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止跌转升,或有年底翘尾之势,临近年底房企进入业绩冲刺期,供货节奏加快,此外促销及优惠持续,市场行情好转。
    分区域来看,2020年1月-11月东部地区销售端表现良好,同比上涨5.3%,东部地区热点城市集中,如长三角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楼市表现优异,楼市热度居高带动东部地区整体向好。东北地区由于受到疫情反复影响,加之产业支撑力弱,人口吸附能力差,销售面积同比下滑明显,同比下跌7.5%。
新房市场先抑后扬 后期趋稳态势延续
    新房成交呈现“低开高走、总量回调”之势。2020年一季度,面对各地售楼处暂停、工地停工,新房市场成交低位徘徊。2020年二季度各地颁布救市政策,助力市场逐渐复苏。随着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部分热点城市甚至出现了“过热”现象,为了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0年7月以来各地接连出台收紧调控政策,旨在为楼市降温,促使房价回稳。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房成交结束迅速上涨期,进入平稳运行阶段。根据诸葛找房数据,2020年1-11月监测60城新房成交36547.09万平方米,同比下跌3.01%。从逐月成交走势来看,2020年11月单月成交4080.67万平方米,同比上涨10.97%,环比上涨2.59%。进入2020年末,房企为了冲刺业绩,积极推盘出新,加强营销力度,带动成交小幅上行。
    2020年房价涨幅创5年内新低,价格进入缓慢增长周期。从年内成交均价同比走势来看,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基本上呈现波动下滑态势,随着国内疫情好转,部分城市出现楼市热度过高现象,由此多地加入收紧调控的大军,房价涨幅逐渐回稳。同时,房企三道红线新规的发布,对房企带来了较大影响,促使房企为了加速回款冲刺业绩,纷纷加速推盘,加大优惠促销力度,促新房价格涨幅进一步收窄。
    2020年下半年库存高企与“强去化”共存。受到供应逐步放量的带动,导致库存逐渐堆积。但从去化周期来看,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去化周期呈现回落态势,在各地加大营销力度,积极开展打折促销活动之下,去化情况表现优异,市场去化能力较强。诸葛找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库存达到22193.35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13.6%。平均去清周期为10.4个月,较2020年6月时期的最高去清周期缩短3.9个月,2020年下半年去化能力显著增强。
    预计销售面积微降
    行业加速洗牌
    诸葛找房根据市场趋势预测,预计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约在5%-6%左右,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变化速度为-1.5%-1.5%之间,销售金额同比增速下降至6.5%左右。价格方面来看,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继续呈现结构性小幅上涨。
    从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下,成交规模和成交均价都将以“稳”为主,分各等级城市来看,预计一线城市由于自身良好的经济基本面仍将保持其强劲的增长力,二线城市将保持稳步增长,而三、四线城市在疫情的冲击下,叠加前几年的需求透支,热度下滑是大概率事件。疫情促使城市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交通、医疗、商业等基本面优异的城市仍将会是房企布局的重点。
    对于房企来说,随着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加上2020年三道红线新规的发布,房企的生存环境更加举步维艰。但是对于头部房企来说,或者说是对于财务状况较优,位于绿色档的房企来说,未来拿地布局等将更具优势,不排除部分房企甚至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而对于踩线严重的高负债房企来说,未来融资或将受到严格限制,不得不放缓扩张步伐。房地产行业或将由此带来一轮新的洗牌,加速实现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