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法律服务 助力民企发展
常州市武进区法律援助中心暖心护企见实效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明晰站位、把握重点、明确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法律服务,助力民企发展’活动,全面提升法律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武进、促进武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金才日前对武进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依照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及《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开展工作,探索建立了集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服务平台,依法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
为企业股改铺路
2020年7月上旬,江苏某集团公司旗下公司在上市股改过程中发现,因高管人员被国家相关公司登记机关列入黑名单,无法顺利实施股改。该集团于是向常州市武进区工商联递交了情况说明,恳请将高管人员从黑名单中移除。
武进区工商联接到该集团相关情况说明后,迅速与区人民法院、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沟通,了解事件起因、矛盾焦点、解决路径等,主动争取区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并会同企业向区地方金融监管局提交了请示函,恳请将该集团旗下公司高管从公司登记机关相关黑名单中移除。
8月19日,受武进区委、区政府领导委托,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召集区法院、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工商联,以及该集团公司等单位负责人集体开会讨论并形成意见,顺利将该集团旗下公司高管从黑名单中移除,从而保证了企业股改顺利进行。
这是武进区法律援助中心暖心呵护企业成长的典型事例。
搭建平台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据武进区工商联相关领导介绍,该中心在区工商联领导下,在企业法律健康体检、涉企法律问题咨询、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举办法律专题讲座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成效。
2020年3月,由该中心牵头,武进区花木园林商会与江苏远舟律师事务所联合成立了“法律维权服务站”,为会员企业在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方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法律维权服务站”成立以来,已为会员企业进行“调处工程经济纠纷”“调解企业劳务矛盾”“协调误开苗木税票”“协调案件诉讼诉求”“强化企业经营管理”等开展电话咨询服务40余次,利用微信群进行法律宣传、政策解读、案例剖析50余次,现场咨询服务30余次,外出协调矛盾、调处纠纷10余次,获得了广大会员企业好评。
11月6日,该中心牵线江苏良筑律师事务所律师到常州润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送法入企,为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培训以“从工程纠纷看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为课题,就建设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纠纷、以合同为纲做好过程管理、巧签证、勤签证等问题,分别细化进行讲述。在交流互动环节,律师以工程索赔为焦点,给大家讲了几起亲身办理的案件,大家表示有拨云见日的豁然感。通过集中培训,大家都不同程度感受到了合同的重要性及工程索赔的关键点、较高的法律意识可以更好地为建筑企业保驾护航。
11月20日,由该中心牵头,武进区建筑业协会在武进区委党校举办“《民法典》合同编中的新规范应用”法律专题培训,全区建筑企业负责人以及法务、财务、项目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特邀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资深法官授课。法官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帮助大家深入学习合同新规范,以准确认识和把握合同编中合同解除权的行使等权利,有利于企业今后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在特定条件下争取比履行原合同更大的利益,或及时止损。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贴近企业实际,对规避法律纠纷、合理维权有良好的预控作用。
专家团“五化”服务为企业护航
据悉,为提升法律服务的专业度,该中心还专门设立了法律服务专家团,得到了武进区工商联的高度重视。武进区工商联主席桑遥提出,希望通过法律服务专家团,搭建企业与机构、企业与部门、商会与机构之间便捷的沟通合作渠道,以菜单化、精准化、前置化、互动化、智能化的“五化”服务,推动企业提高法治意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据了解,截至2020年10月,专家团相关律师走访结对企业913余家,了解企业现运行状和法律需求,共为405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发现法律风险隐患455条,提出风险防控法律建议925条,提供其他法律服务1019次。律师结合日常工作需要进企业开展法治讲座70场次,相关律师事务所在本所公众号发布相应资讯2000余条,在结对的村社区“法润民生”微信群发布资讯3000余条。其中,疫情防控期间,公司法服务组成员通过本所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法务指导资讯100余条,提出疫情防控建议和法律建议623条。调解园区矛盾纠纷6起,切实为推动“两个健康”、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