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企业诉求 搭建政商桥梁

山东东营垦利区建立“圆桌会议”制度

作者: 【记者黄涛东营报道】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工商联积极探索服务“两个健康”,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建立政商恳谈“圆桌会议”制度。
    “圆桌会议”由垦利区级领导或者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每月定时与民营企业家沟通交流,不仅密切了政企之间的联系,也让企业家们的实际需求、困难、问题有了最直接的“诉求出口”,清除了民营经济发展一个个痛点、堵点和难点,打破了一扇扇“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为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圆桌会议’不断探索中,垦利区着力打造两个阵地。”垦利区工商联主席劳海卫介绍,一是打造垦利区民营企业服务中心阵地。在民政局注册了垦利区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中心是非营利性法人组织,中心搭建融资服务、教育培训、双招双引等民营经济“一站式、便捷式、解难式”政企对话平台。二是打造商会联系联络阵地。充分发挥镇街商会、园区商会、行业商会的作用,通过商会收集信息、反映诉求、解决难题,搭建了商会与政府部门的对话平台,重点解决区域性、行业性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商会组织开展政商对接活动6次,解决问题11个。
    此外,建立了三个“直通车”。一是“亲清直通车”。建立涉企部门与企业直接联系直通车制度,实现联系服务零距离、正常交往有尺度。截至目前,累计受理187个问题,办复176个,占94.1%。二是“法企直通车”。建立垦利区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检察院驻工商联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站,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司法服务“绿色通道”。三是“银企直通车”。区工商联、区人民银行建立银企协作机制,推动实施“银行+商会+企业”沟通机制,举办金融支持民营中小企业政策产品推介会6场,为民营企业发放信贷资金9.8亿元。
    劳海卫说,为确保会议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在召开“圆桌会议”前,有关部门主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梳理重难点问题,采取“一对一”梳理问题,“面对面”征求意见;每次“圆桌会议”都确定会议具体内容,根据会议内容确定参加的领导、部门和企业,防止走形式、走过场;“圆桌会议”后,对民营企业诉求进行梳理分类,限期职能部门反馈办理,建立收集、交办、落实、督办“闭环受理”机制;民营企业家、行业协会商会代表依规列席党委、政府会议4次,邀请民营企业家和行业协会商会代表参加民营经济有关调研、考察7次,30多人次。
    “同时,我们以‘圆桌会议’为载体,开展高质量发展‘五个一’活动。”劳海卫介绍,组织民营企业家开展以写一篇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写一篇民营经济发展社情民意信息、组织一次内联活动、组织一次外引活动、推荐一个招商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践行高质量发展“五个一”活动,先后举行内联活动4次、外引活动3次、推荐招商项目17个,会员企业围绕安全环保、转型升级、金融政策、双招双引、“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等撰写调研报告3篇,社情民意信息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