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有力量 追赶超越谱新篇
西安市工商联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暨十四届四次执委会议召开
作者:
■本报记者刘可通讯员王建威
西安市工商联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暨十四届四次执委会议日前在西安举行。本次大会回顾总结了西安市工商联70年辉煌发展历程,表彰一大批新时代优秀民营企业家,部署了今后西安市工商联的工作任务。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欢畅作市工商联成立70周年工作报告。大会由西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孙杏娟主持。各商协会代表、企业家代表及各区县工商联负责人等300余人参加大会。
现场:百家民企获表彰
本次大会发布了“西安市民营企业100强榜单”,西安市工商联与西安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金融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西安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会上正式揭牌成立。
大会表彰了新城区工商联等8家会务工作先进集体,雁塔区工商联等4家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莲湖区工商联等两家经济服务工作先进集体,今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为助力民生发展先进集体,西安温州商会等59家商(协)会和陕西公诚二手车鉴定评估有限公司等46家企业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西安香港商会等48家商(协)会和荣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为助力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西安市工商联成立70周年取得了辉煌业绩,为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陕西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郭慧娥在致贺词中如是说。
回顾:民营经济有力量
记者了解到,截止到2019年底,西安市私营企业数量达49万余户,占到全市企业总数的92%;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值达到5066.1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4%;行业、异地商会有128家,境外商会两家,会员近3万名。
推动和引导企业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西安市工商联的特色重点工作。西安市工商联积极举办“引导服务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合作工作推进会”,以迎接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在西安举行为契机,10项重点工作做开局,中欧班列长安号2020年开行量已达到3000多列,在折算列、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上稳居全国第一。
助力脱贫攻坚是西安市工商联的使命与职责。西安市工商联动员引导了100余家商会和企业积极开展“百企联百村,共建美丽新农村”精准扶贫行动,且在引导企业家进行帮扶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输血”变“造血”,着力推动发展特色产业,“万企兴万村”,也成为了脱贫攻坚工作一个新亮点。
在抗疫表彰名单上,那些值得铭记的商会和企业,熠熠生辉。记者了解到,他们积极响应西安市工商联第一时间发出的《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疫情初期,西安市工商联第一时间组织捐款25万元助力十堰抗击疫情,并收到了十堰市委、市政府代表300万市民专门发来的感谢信。
在西安市工商联的倡议引导下,商会和民营企业累计捐款捐物3.3亿余元,并以各种形式为打赢这场百年不遇的阻击战贡献力量。
未来:承前启后再出发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企业家爱国敬业,积极融入国家战略,这样企业才能走得更远。”西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广亭在讲话中说。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70年来,西安市工商联始终坚持“两个健康”工作主题,认真履行职能,在教育培训、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参政议政、对外交流、招商引资,脱贫攻坚、赈灾抗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果显著。
“尤其在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呈‘稳中向好、稳中加快’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市工商联组织的非凡贡献是分不开的。”西安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肖西亮在发言中就今后工商联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倾心听取民营企业家心声,进一步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壮大会员队伍,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增强工商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想法设法为民营企业做好各项服务。
“我们努力探索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和服务会员的新途径,有力促进城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王欢畅表示,“立足丝路新起点,我们将承前启后再出发,无愧先贤基业,不负历史使命,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以推动工商联事业再上新台阶。”
大会同期举行了“区县工商联共话70年辉煌发展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