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山西省委交办山西省工商联三项任务:企业家队伍建设、以商招商、优化营商环境。一年来,山西省工商联在以全面落实"三项任务"为牵引,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的锐意前行中,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山西省工商联线下线上培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1.5万余人次,打造非公党建示范基地、示范党支部、云端党支部总计1700余个;全省工商联系统推动“以商招商”项目538个,涉及金额1189.88亿元;5期政企对接会、一份民营经济领域突出问题调研报告、两个助力复工复产实施方案、省市县三级工商联设立检察联络室,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武章说,今年以来,山西省工商联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民营经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全面落实“企业家队伍建设”“以商招商”“优化营商环境”这“三项任务”为牵引,各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推进了工商联事业高质量发展。
引导与培育并重
打造新时代新晋商队伍
让党建成为强化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尤其是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力抓手,是山西省工商联的一项创新实践。
2020年,山西省工商联党组在开展非公党建“112233”工程基础上,启动非公党建“十百千”工程,即在全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中以培育1000个合格党支部为基础,100个骨干党支部为标准,10个典型党支部为标本,创建10家“党建教育示范基地”、100家“党建示范党支部”和1000家云端党支部。经过一年创建,截至目前,山西泰化集团“党建主题公园”、教场坪集团“红色动能堡”、潞宝集团“红色教育园”等10家具有推广意义的“党建教育示范基地”和以胜创能源集团、起航教育集团等为代表的100个“党建示范党支部”已创建完成,并于2020年12月初挂牌。通过山西省工商联研究开发的商会及民营企业“晋商党建”APP平台,截至目前,上线支部已达1600余个,注册党建管理员2041位,正式党员18134人,预备党员1319人,流动党员5043人。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全省工商联执委企业、市级工商联常委企业、省市直属商会中的全覆盖,让党的事业基础、群众基础进一步放大。
万名企业家培训计划是山西省工商联近年来的一项系统工程,为打造一支关键时刻靠得住、用得上的民营经济人士骨干队伍,山西省工商联依托“晋商大讲堂”及各专题培训班,持续对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党员出资人、党员职业经理人、商会党支部书记、民营企业和商协会负责人进行大规模重点培训。今年以来,举办13期培训班,线下培训企业家达1700余人。举办12期“晋商大讲堂”,参加线下线上学习的企业家超过1.5万人次。
不仅如此,为挖掘晋商精神的时代价值,强化对企业家政治引领,山西省工商联于2020年7月1日揭牌成立首个由民企出资、专门为民企服务的培训机构——晋商学院,以一流的师资资源整合,培养造就一支理想信念坚定、适应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同时,启动“商德文化”课题研究,举行多场座谈会,形成研究成果30余篇,让商德文化的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让德商企业家的塑造在山西转型创新发展中展现晋商力量。
“请进来”“走出去”
搭建以商招商大平台
一年来,山西省工商联充分发挥与民营企业的联系优势、自成系统的网络优势和渠道宽广的联络优势,向全省工商联、省内40多家商会、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副省级城市的山西商会发出动员号召,推动各级工商联、各类商会组织架起招商桥梁,搭建招商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全省工商联系统推动“以商招商”项目538个,涉及金额1189.88亿元;落地项目287个,涉及金额459.56亿元。
在充分发挥系统优势的同时,山西省工商联在招商引资中广泛借力发力,如今年上海“进博会”期间,山西省工商联借助各地商会企业集聚的机遇,召集全国70余家山西商会召开异地晋商组织联席会议,并联合有关省直部门举办2020第二届世界晋商(上海)论坛,召开山西“以商招商”推介暨长三角晋沪民企融合发展峰会和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上海)招商推介会。这一举措,推动实现13个商会“以商招商”项目、16个转型综改区招商项目的现场签约。
将脱贫攻坚与招商行动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工商资本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是山西省工商联的又一项创新举措。今年7月,山西省工商联经过前期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深入实地主动联络对接,组织动员省级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副会长)企业、全省百强企业、第四届省级优秀建设者和省直商会会员企业120余人奔赴临县,启动山西省民营企业助力巩固脱贫成果“临县行”活动,让全省最优质的工商资本为当地带来产业、带来岗位、带来资金、带来消费。在这此活动中,140家企业、商会认购农特产品195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临县县委书记张建国激动地说:“这次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给临县带来了项目、带来了就业岗位、带来了感动,带来了鼓舞。”
与此同时,山西省工商联还通过组织全省挂牌督战贫困县与龙头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实现签约产业合作项目49个,总投资额85.296亿元。有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实现全省2576家民营企业投资42余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0243个,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服务与维权结合
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聚焦企业所需、破解企业痛点,是山西省工商联双月政企对接活动的一个宗旨。今年,山西省工商联坚持问题导向,组织了5期政企对接,其中,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20家省级金融机构和17家企业签订授信协议,授信金额超过56亿元,并与多部门联合主办省属国有企业“腾笼换鸟”项目推介会,完成13个“腾笼换鸟”项目签约。
为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山西省工商联通过开展民营经济政策落实专题督导调研,归纳出三大领域10个方面40条具体问题,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得到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批示。为推动民企平稳有序复工复产,山西省工商联在开展“全省民营企业受疫情影响专题调研”和“全省民营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调查”,形成两份专题调研报告报省委、省政府的基础上,又与相关部门开展跟踪对接、精准服务,推动破解难题,与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联合出台了《普惠金融抗疫行动方案》,与中国信保山西分公司联合出台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支持外经贸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的实施方案》,为“走出去”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金融和保险支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让广大民营企业家财产安全、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增强信心,山西省工商联和省检察院联合出台《全省检察机关派驻工商业联合会检察联络室工作办法》,在省市县三级工商联设立检察联络室,选聘“护航民企”特约监督员,持续开展法治需求调研、民企进两院、法律进商会、宪法宣传周等系列活动,以进一步形成和加强维护良好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合力。不仅如此,早在今年年初疫情期间,山西省工商联就组织了149名律师,开展线上线下志愿服务,帮助民营企业依法依规解决好恢复生产经营以及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劳动纠纷、经济纠纷等问题,尽快复工复产。山西省工商联的目标是,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专业、精准、常态化的法律服务,创造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制环境。
“明年我们将持续推动‘三项任务’有效落实。”山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刘海芸说,山西省工商联将通过完善联谊交友、谈心交流制度,继续实施“培训规划”,不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通过扩大联络省内外及海内外优秀企业到山西考察投资,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实现以商招商、以商聚商;通过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商会制度、重点骨干民企直通车机制、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等,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图)运城行活动引领企业家走进优秀企业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