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为民企发展带来四股“强劲东风”

作者: ■章津铨

    2020年11月15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逆全球化”现象甚嚣尘上、世界经济遭受重大冲击的背景下,历经8年艰苦卓绝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终于宣告签订。东盟、中日韩和澳新等15个成员国2019年总人口达22.7亿、GDP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世界总量近三分之一,具有覆盖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成分最多元、发展空间最大等独特优势,一旦形成一体化区域大市场,必将打破当前以发达国家意志为经贸规则制定标准的格局,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更加促进世界经济大繁荣、大发展。在这个历史时刻,民营企业更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总体来看,RCEP将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四股“强劲东风”。
    迎“减税破壁”东风,融入“双循环”,民企产品将拥抱广阔天地。协定框架下,各成员国之间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将超过90%,民营企业产品出口将迎来巨大“风口”。随着各成员国之间逐步互相降低关税以及取消非关税壁垒,市场准入清单进一步扩大,对于原材料从国外进口、生产产品也销往国外的“两头在外”民营企业来说,生产成本将大大降低、产品利润将大大提升。特别是依托RCEP,我国与日本历史性的首次建立直接贸易区关系,两国关税将在目前8%的基础上大幅下调,企业出口至日本的茶、酒等产品关税撤销率将达到56%,中国企业产品出口日本将更便宜、更受欢迎。同时,RCEP针对中小企业特别设置友好条款,将为域内中小企业增加外贸订单、克服发展瓶颈、促进市场开拓带来重大利好,中小民营企业迎来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时代。
    迎“分工合作”东风,围绕“供应链”,民企布局将更加精准优化。RCEP结构层次多元化的特性决定了成员既包括发达国家,又包括新兴经济体和欠发达国家,整体来看各类生产要素、市场要素齐备,个体来看成员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互补性强。供应链结构的特定性和目标市场的导向性,将有助于民营企业更加精准科学地开展产业布局。同时,RCEP采用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即产品原产地价值成分可在15个成员国构成的区域内进行累积,来自RCEP任何一方的价值成分都会被考虑在内,充分享受RCEP优惠税率,提高协定利用率。因此,民营企业可将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研发业务放在科研水平较高的发达成员国进行,将生产、组装等劳动力密集型业务放在新兴经济体或欠发达成员国进行,实现最有效率的分工合作。另外,成员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已受影响,域内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空窗期”,也为民营企业更加精准布局提供了机遇。
    迎“产业转移”东风,倒逼“转型升级”,民企改革将提升竞争优势。由于生产要素成本的增长,我国相当一部分中低端产业正向东盟国家转移;同时,因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国外疫情原因,我国也正大力承接全球中高端产业转移。而RCEP的签订,必将进一步加速这两种产业转移趋势,促进我国进一步走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这一时代背景将倒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紧随国家步伐,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民营企业应充分把握这一历史机遇,通过科技赋能,主动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经济有效嫁接,运用新工艺、新流程、新模式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开发上重新建立核心竞争力,打造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国际化产品和企业金字招牌。面对RCEP,转型升级将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欣慰的是,据统计,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近九成企业为做强做大而主动选择转型升级,可以预计,未来全国500强民营企业榜单上,将涌现越来越多的中高端产业企业和转型升级企业。
    迎“自由流通”东风,助力“释放潜能”,民企发展将增添后劲活力。RCEP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20个议题,将加速商品、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推动形成更加合理配置并惠及域内各方的统一大市场,整体提升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地位。短期来看,外贸行业将受提振,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法律咨询等行业将直接受益。中期来看,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成功并在全球逐步推广普及,各国之间恢复人员交通往来,成员国之间将加速人员流通,航空运输、文化旅游相关行业的民营企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长期来看,随着产业链进一步调整融合,食品、金属加工等行业民营企业将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汽车、消费电子、家电、通信设备以及其他高端制造业民营企业将赢得长足发展。总而言之,RCEP将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全新的动能与活力。二〇三五,可期!
    (作者单位:四川省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