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贴身护航 民企发展无忧

——南京市溧水区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工作侧记

作者: ■曹斌铭东本报记者庄道秋
    
    “足足拖了5年!款项终于要回了!”日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负责人一行,专程来到设在溧水区工商联的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办公室表示感谢。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几年前他们承接了辖区某单位的工程业务,完工后双方因工程款结算产生分歧,500多万元工程款因争议僵持不下,双方针对此事进行了数年的“拉锯战”,难题一直无法解决,彼此间产生不少矛盾。
    了解到该公司实际困难和需求后,溧水区法律服务平台工作组高度重视,主动靠前服务,多次专门组织召开协调会议,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在工作组协调机制作用发挥下,“纠缠”两家单位多年的“积案”最终得以妥善解决。
    打造法律服务平台
    南京市溧水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夏建国说,为进一步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化解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涉法问题。2018年7月,溧水区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平台正式成立。
    溧水区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法律服务平台)由溧水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13家成员单位联合组成,该法律服务平台的建立,标志着溧水区服务民营企业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正式开启。
    夏建国介绍,该法律服务平台设在溧水区工商联。平台办公室主任由溧水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和工商联一名副主席担任,负责法律服务平台的日常协调工作,并分别指定一名处室负责人作为办公室工作联系人。
    “遴选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实行联系点制度,并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夏建国说,溧水现有101家法律服务联系单位,其中23家为重点联系单位。法律服务平台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联席会议,目的是进行阶段工作总结,分析遇到的难题,并就有关重点、难点涉企事项进行专题研究。法律服务平台办公室每季度召开一次办公例会,针对辖区民营企业家的法律诉求进行分析、汇总,从而改进相关工作举措。及时督促顾问单位及相关部门做好民营企业投诉办理,跟踪问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与顾问单位实现涉民营企业相关信息的互通共享等。
    “定制”六大服务举措
    夏建国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把工作抓实落细,溧水区法律服务平台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性地“定制”了六大服务举措,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建立涉民营企业法律问题投诉平台。法律服务平台开通民营企业维权热线,安排专人每周工作日轮流值班,为民营企业提供解答咨询、求助、投诉等服务,方便民营企业快速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部门合作,提升协同效应。法律服务平台与各成员单位加强联系,形成工作合力。联合溧水区检察院召开相关法律知识座谈,面对面聆听民营企业实际需求,现场解答企业法律疑惑;开展“检察护航民企发展”活动,组织企业家代表走进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刑检办案区域,多方位了解检察机关职能职责、办案流程。与司法局合作推进“法律三进”工作向纵深推进,组织开展民营企业培训班护航法治体检专项行动、召开企业代表与职工座谈会等。
    三是建立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在溧水商会系统构建“互联网+法律”服务体系。通过服务体系的建立,帮助企业从源头上预防涉企犯罪,对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能及时预警。助力企业规避和防范生产经营过程中暴露出的法律风险。
    四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运用溧商讲堂,邀请南京市、溧水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举办培训班。内容包括公司法、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广泛开展以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采取送法到企、普法讲座等方式,加强法治教育和宣传,引导企业家提高依法经营意识,提升经营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五是开展专题联合调研。联合成员单位每年初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司法保障问题,确定一至两个主题联合开展专题调研或者专项考察,及时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强化对民营企业法律风险的跟踪研究,准确把握民营企业的法律需求,不断增强服务保障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是加强民营企业法治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家落实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建立诚信机制,杜绝骗贷、恶意逃债等现象。对管理不规范、财务不透明的民营企业,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引导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诚信经营、文明经营、守法经营,大力营造溧水文明、诚信、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法律护航功能突显
    记者注意到,溧水区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平台成立两年多来,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困难、问题进行定期收集、整理、交办和督办,与13家成员单位制定联动机制,形成协调共管、密切配合、上下联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合力。先后为开发区商会、洪蓝街道商会会员等企业协调解决破产重组、劳动纠纷、安全生产、企业涉法等问题16起。
    当前,该平台围绕发展大局,主动靠前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每月开展一次法律服务活动,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针对南京市溧水区博瑞特工艺品有限公司面临破产的情况,法律服务平台主动上门服务企业,反复多次与区法院、债权人、抵押权人沟通协调,通过上海溧水商会引进一家上海企业作为战略投资人完成破产重组,从而改变了这家公司的命运。
    夏建国表示,未来法律服务平台将进一步健全机构组织。首先是拟增加部分编制,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等方式,招聘专业对口的技术性、专业性人才。采取引入律师坐班服务,将司法送上门,服务送到家,加大涉民营企业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普法教育手段和形式。通过以案说法、法律咨询服务、法律课堂、发放检察服务指南等形式,开展送法入企业、入商会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家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法涉诉问题,诚信守法、以信立业。
    其次,运用“互联网+”新模式,以多样化、网络化、精准化对接互动型服务型法治宣传新模式。通过宣传涉企法律文章等,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强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指导,结合法律监督工作,及时发布民营企业犯罪风险预警。
    同时,针对共性问题,通过溧水区工商联的基层商会、行业商会平台,及时发布预警和防范信息。对个案问题,向民营企业提出建议,帮助企业提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在工作中,及时认真收集民营企业涉法涉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向司法机关反映,共同做好预警和应对工作,切实提升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防御能力。
    (图1)南京市溧水区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平台签约仪式
    (图2)南京市溧水区城管局为民营企业解疑答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