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设村级扶贫基金帮村民“脱帽”

湖北省工商联驻村扶贫显成效

作者: ■本报记者吴浩 通讯员邱从军陈蕊
    水泥公路修到家门口,村民们在文化活动广场上跳起广场舞,新修的村委会大楼整洁敞亮,山上的果木林静待来年开花结果……自湖北省工商联驻村工作队进驻以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杨家河村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转变,老百姓的荷包也因多项精准扶贫项目鼓起来了。
    杨家河村已于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7年,78户贫困户全部摘帽。记者近日了解到,在湖北省工商联的帮扶下,2020年,该村贫困户实现人均收入12642元。
    以奖代补
产业扶持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依靠发展产业增收是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湖北省工商联驻村工作队采取产业扶持机制激发出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为了从根本上鼓励贫困户摆脱“等、靠、要”思想,2018年至2020年,驻村工作队每年筹措产业扶持资金15万元,在贫困户中实施以奖代补“1+1”奖励机制,即所有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按照夷陵区政策,每给1元钱补贴,湖北省工商联就给1元钱奖励,最高奖励2000元。每年年底对村里的贫困户进行产业和家庭收入核查,及时发放产业奖励资金。3年累计为贫困户发放奖金32万元,以奖代补“1+1”的实施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促进和带动作用非常大。
    建档立卡贫困户邓代新一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自办家庭小作坊,享受的区财政产业补贴就达到8175元,工作队奖励了2000元。
    今年80多岁的五保户邓代贵不但种了几亩地,还养了7头猪,个人年收入1.7万元,获得区种植养殖补贴3900元,驻村工作队也兑现了最高奖励2000元的承诺。
    贫困户产业扶持奖励不仅让贫困户体验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成就感,更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是真关心、真帮助,调动了广大贫困户不等不靠、劳动致富的积极性。在杨家河村的贫困户中,除了没有劳动力的以外,共67户(含部分政策兜底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
    全省首创
成立村精准扶贫爱心基金
    增强抵御各种灾难风险能力是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基本保证。
    湖北省工商联驻村工作队通过对贫困户的入户走访,发现一个很严峻的现实: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慢性病、精神病、大病和残疾致贫的户数占了90%;有的村民家庭本身就不富裕,因家人生病造成劳动力缺失,收入骤减、开支骤增,生活陷入困境。
    为精准解决杨家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边缘易致贫户守住底线不致贫,2018年7月,湖北省工商联发动所属商协会和企业家献爱心募集资金75.5万元,成立了杨家河村精准扶贫爱心基金,此举在湖北省内属于首创。
    基金设立3年来,按照《精准扶贫爱心基金管理办法》,已为1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发放助学金7万多元,为贫困户和患重大疾病村民发放医疗救助金10万多元。目前,杨家河村依靠精准扶贫爱心基金及时解决了贫困户扶智助学、扶医救疾、抗灾救难问题,对于非贫困户家人患重大疾病和突发灾难造成生活困难的,也都能通过基金给予有效救助,确保稳定脱贫路上不漏1户、不掉1人。
    遍访贫困户
全村无一人因病致贫
    能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好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检验脱贫成效是否牢固、贫困户能否稳定脱贫的试金石。
    湖北省工商联驻村工作队坚持“定期遍访、精准施策”入户工作机制,做到每周走村入户2次,每季度遍访贫困户一次。深入田间地头或是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广泛听取贫困户对于帮扶方面的意见建议,收集整理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问题,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请求工商联党组和机关支持,充分利用省工商联的资源优势,集中解决普遍性问题。
    2019年春节后,当地种茶叶的贫困户普遍缺乏资金购买复合肥和有机肥,难以继续管理茶园。驻村工作队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系宜昌江苏商会捐赠了10万元的茶叶专用复合肥等一批农资,及时发放给贫困户,确保他们春茶增产增收。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仔猪价格涨到每头1200多元。很多贫困户陷入困顿,无法及时购买仔猪,而这势必会影响其全年收入。为打消贫困户的养殖顾虑,驻村工作队将养猪奖励标准由300元提高到500元。一时间,很多原本不打算再进行养殖的贫困户都纷纷养上了仔猪。
    在遍访贫困户时,驻村工作队了解到了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很多患长期慢性病的贫困户和一些非贫困户因长期用药家庭日常开支较高。以个别低保户为例,一个月低保收入有400多元,仅仅吃药就要花费300多元,生活难以为继。于是,工作队员挨家挨户上门登记患病情况以及用药信息,之后联系九州通医药集团公司,为患长期慢性病的贫困户和村民捐赠了药品。2019年,该公司配送了8万多元的药品,2020年又捐赠了10万元药品,解决了总计35名患长期慢性病贫困户和部分困难群众的吃药难题。在现有75户贫困户和全村村民中,无一人出现因病致贫的情况。
    据悉,湖北省工商联驻村工作队驻村扶贫以来,坚持以党建引领为先导,以产业发展为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细化“五个一批”,做到“六个精准”,筹措帮扶资金500多万元,帮助杨家河村建设完成村委会大楼、村文化活动广场、通组通户公路改扩建、光伏发电、道路亮化、安全饮水、茶叶加工厂、猕猴桃和蜂糖李种植示范基地等精准扶贫项目。
    目前,杨家河村产业发展有序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民收入逐年提高,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从2018年开始,驻村工作队在提前完成村脱贫户摘帽任务后,不断进行帮扶机制和工作方法探索创新,较好地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有效杜绝了贫困户和边缘户因病因灾返贫致贫现象,真正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可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