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靠改革创新

作者: 【记者李洁琼北京报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把握大势,准确理解构建新展格局的意义和内涵?着眼长远,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哪些方面发力?
    11月26日,全国工商联国际合作工作会议暨“两送一防”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行动推进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就“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实质和要求进行解读。
    第一,要充分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王一鸣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的战略决策。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和优势,利用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以及回旋空间大的特点,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到国内,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第二,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内涵。
    王一鸣表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内涵有三个关键词——循环、双循环、大循环。循环:打通堵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双循环:是开放的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单循环,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要压缩外贸规模,而是要继续当好世界工厂,还要当好世界市场,形成强大磁场。大循环:是国内统一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不是一个地区、一个产业、一个企业的小循环。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要主动深化改革打通国内循环。而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就要更加积极主动推进深化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国内规则规制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
    第三,全面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
    王一鸣强调,全面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本上要靠改革创新。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改革,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通过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通过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疏通供给和需求的传导机制,提高经济循环效率。
    通过深化金融改革,继续放开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通过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畅通城乡循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通过探索扩大土地使用权入市用途,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过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内需市场潜力。
    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扎根中国市场提供广阔平台,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外引内联”的纽带作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深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