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属阿里系相煎何太急 资本角力或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两大民营体检机构博弈一纸研报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近日,爱康国宾在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题为“向中国证监委实名举报国信证券下属两名证券分析师”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这源于11月6日,国信证券发布了一篇名为“美年健康:大跌事出有因,探寻阿里战略(重大事件快评)”的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主要分析美年健康股价连续下跌和公司发布股东减持公告。
    报告正文“国信医药观点”中提到:“我们猜测潜在原因可能在于阿里系规避成为控股股东并被迫启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和注入爱康国宾的过程。爱康国宾预计同受疫情冲击,资产注入价格预计仍将受制于净利润情况,因此今明两年未必是良好时机。”
    在而后的11月10日,公众号发布“官方声明”称,公司与美年健康之间不存在任何合并意向,该等误导性陈述会对该公司正常运营造成不良影响。国信证券下属分析师系根据子虚乌有的“坊间传闻”而作出的臆测,显然属于误导性陈述。该公司还称已向国信证券发律师函,请求查明消息来源是否合法合规。
    国信证券回应表示:“国信证券分析师认为,有关研究报告并未暗示或明示相关方存在将爱康国宾注入其他上市公司的安排和计划。爱康国宾等的相关方近期存在成为其共同控股股东的可能性,对应研究报告仅讨论了若这一情况发生后相关方存在的解决同业竞争的义务。”
    两大巨头为何产生纠葛
    爱康国宾CEO张黎刚在2011年就带领爱康国宾一举成为体检业的“龙头老大”。
    而至2014年11月,美年大健康收购当时爱康的强劲对手慈铭体检100%股份后,形势就发生了变化。其乘胜追击先后收购了美兆健康医疗等知名连锁体检机构,使得其如期完成了业绩承诺。2015年借壳江苏三友登录A股的美年健康2018年以800亿元市值一举成为中国“体检第一股”。
    2019年10月底,阿里系斥资73亿元入股美年健康,总持股比例达到14.39%。但公开信息显示,不断的收购提高了商誉,但留下了比商誉更高的有息负债。如今继阿里减持后,公司实际控制人俞熔的一致行动人徐可于2020年11月2日和11月3日合计减持公司股票13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4%。到11月6日,其股价连续六日共下跌超过30%,从最高点跌去了200多亿元。
    今年6月,因业绩持续下滑,美年健康原副总裁、董秘熊方君辞职,原国信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江维娜接任。爱康国宾在举报信中指出,该研报撰写者曾是其在国信证券时所负责的医疗行业小组的重要成员,有合理理由猜测怀疑,其对上述报告的撰写施加了影响,目的就是推高美年健康的二级市场股价。但此猜测被国信证券的回应否定。研报核心关注点在于讨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并未判断爱康国宾未来会否注入。美年健康董秘未有与国信证券相关人员超出公告内容的任何私下交流。
    本报记者联系美年大健康集团董事长俞熔想了解相关问题,截至记者发稿,他未予以回复。
    爱康国宾相关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送律师函与向监管机构发送实名举报信,是“同一个事情的两个维度,只要发现有问题,我们都会去做的”。
    资本玩味下的民营体检机构
    近几年,民营体检机构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的行业问题值得关注,张黎刚就多次自曝、吐槽体检行业“内幕”“误区”,爱康国宾认为美年大健康收购慈铭体检违反《反垄断法》就曾实名举报过。
    爱康国宾一直是走高端路线定位的,高净值客户能产生更多收益。当张黎刚发起爱康的私有化要约时,有分析称,他是因为感受到来自慈铭中高端的竞争。张黎刚在微博上写道,“更多的网点数量并不代表高品质,因为建立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有门槛。”
    而美年大健康则以门店扩张速度快见长,定位在三四线城市体检市场,俞熔曾在美年工作年会上总结说“得三四线城市者得天下”。俞熔曾表示,美年未来努力的方向是把公立医院的份额逐步转到类似美年的第三方平台上。
    2014年4月,爱康国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5年,张黎刚及相关私募股权基金,向爱康提交私有化要约,美年突然宣布参与私有化竞价。而张黎刚当时说,“如果一家二星级的宾馆去接管一个四星级宾馆,不管对消费者还是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为防止美年的恶意收购,2015年12月,爱康不惜启动“毒丸计划”。几经周折,最终2018年3月,云锋基金联合阿里巴巴再次向爱康发起私有化要约,不到半月,双方签订合并协议,于2019年完成私有化退市。
    至此不难看出,较量中的两大巨头背后都有阿里的身影,这或许更表明了“资本是逐利的”的涵义。
    实际上自2019年开始,美年健康的体检服务人次首度出现下滑。在阿里的羽翼护佑下,疯狂扩张5年。
    目前,美年健康已经开始欲卖子公司股权,10月30日,美年健康公告称,为适应公司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公司拟出售美因基因不低于20%的股权。交易对方以现金方式购买,最终交易价格以交易各方协商确定。
    体检行业方兴未艾
    2020年的疫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但也让人更加注重健康。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着力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们对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混战之后的民营体检行业即将进入成熟发展期。爱康国宾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初,爱康集团53大城市设有143家体检与医疗中心。美年大健康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已在294个城市布局703家体检中心,在营632家(美年499家、慈铭88家、美兆奥亚共45家)。
    11月6日,俞熔公开直言,后疫情时代,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将急速实现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理念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在之前的公开场合他曾透露,今年上半年,健康管理和健康体检行业饱受疫情影响。尤其是3月-5月期间,不管是三甲医院还是专业机构,前来体检的人流量都非常少。但从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验看,这次疫情过后对健康管理和健康体检行业的后续推动力是非常大的,因此自己仍然充满信心。
    可以说,当前,市场上的健康体检机构形式分成独立的专业健康体检机构、综合医院或其他产业附属的体检中心。业内人士称,虽然公立医院体检占据行业80%以上市场份额,但在服务理念、服务质量以及专业化经营方面比较来看,市场化的民营专业体检机构优势更加明显,换句话说,体检行业仍是朝阳发展产业,后疫情时代更会受到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