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正式出售产业链联手接盘

荣耀能否继续“荣耀”

作者: ■本报记者刘弋瑗

    “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收购协议,完成对荣耀品牌相关业务资产的全面收购。出售后,华为不再持有新荣耀公司的任何股份。”11月17日,随着《深圳特区报》上这一纸联合声明的发布,正式“官宣”了华为出售荣耀业务的消息。
    产业链联手自救
    据了解,深圳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与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共同投资设立。
    天眼查信息显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从股权披露信息来看,最终的大股东为深圳市国资委,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的深圳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持股98.6%,深圳国资协同发展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持股1.4%。
    从披露的信息看,至少有5家上市公司参与收购荣耀。分别是天音控股、苏宁易购、爱施德、深高速和深圳能源。具体来看,本次收购方之一天音通信有限公司是天音控股的核心子公司。据介绍天音控股现已发展成为互联网营销、移动互联、移动通信、彩票等业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该公司在互联网营销方面积极布局并引入苹果、三星、华为、小米、魅族等主流手机品牌代理权。另外,爱施德通过旗下共青城酷桂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参与了收购。
    苏宁易购、深高速和深圳能源则是直接下场收购。苏宁易购作为零售企业龙头,本身也是各大手机品牌的主要渠道商之一,其收购更多是产业逻辑的体现。而两家深圳本地公司从主营业务上看和荣耀相差较多,其中,深高速主要从事收费公路和道路的投资、建设及经营管理,拥有深圳市高速公路专营权。深圳能源主要从事的业务是各种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生产、购销,以及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城市燃气供应和废水处理等。
    对于收购的意义,该联合声明表示,此次收购既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和市场化投资,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费者、渠道、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员工的利益;更是一次产业互补,全体股东将全力支持新荣耀,让新荣耀在资源、品牌、生产、渠道、服务等方面汲取各方优势,更高效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另外,声明称,所有权的变化不会影响荣耀发展的方向。荣耀高层及团队将保持稳定,继续夯实荣耀成功的基石。同时,作为投资新荣耀的经销商和代理商,未来只享有财务上的投资回报,在业务侧将遵循公平交易的市场化原则,与其他经销商、代理商享受同等机会。
    同日,华为也作出回应称,在产业技术要素不可持续获得、消费者业务受到巨大压力的艰难时刻,为让荣耀渠道和供应商能够得以延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决定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收购方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于交割后的荣耀,华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
    “祝福独立后的荣耀与股东、合作伙伴和员工一道,踏上新荣耀之路,持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创造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智慧新世界。”华为也对买家进行了祝福。
    双赢的决定
    公开信息显示,荣耀(Honor)是华为在2013年推出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当时这个赛道已经挤满了小米以及后来的一加、乐视、360等玩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荣耀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在2017年以5450万台的销量、789亿元销售额登上中国互联网手机第一的宝座。
    据华为2019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全年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发货量超过2.4亿台,同比增长超过16%,其中有5G手机超过690万台。市场研究机构IDC和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分别显示,2019年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17.6%,稳居全球前二;5G手机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谈到华为出售荣耀的影响,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这是对于当下华为生存和荣耀未来发展都有利的“双赢”的局面。从华为自身角度而言,出售荣耀可以集中现有芯片确保华为手机主品牌的销售稳定,尽可能延长华为手机的生存时间,以待时变。充足的资金也可以让华为应对接下来的挑战以及保证其他业务的稳定运行。从荣耀的角度而言,独立后,除了可以向高通、联发科等企业采购5G芯片外,荣耀品牌也不需要继续给华为品牌做“配角”,可以放手进军高端市场和线下渠道。
    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就在其研报中认为,华为出售荣耀手机业务对荣耀品牌、供货商与中国电子业是多赢局面。荣耀从华为独立,前者采购零部件不受限制,也有助荣耀手机业务与供货商的业绩增长。
    新荣耀前景如何
    事实上,荣耀一直也是作为华为的一个子品牌独立运营。如今,荣耀已不再拘泥于过去的互联网模式,而是旨在打造有互联网基因的全渠道品牌。但在行业里,荣耀也经常被称为“小华为”,因为除了品牌、产品定位略有不同,在产片设计、技术能力上,荣耀与华为如出一辙。华为所能带来的资源以及华为形成的自身独特生态,正在成为限制荣耀持续向上的无形禁锢。
    那么,分离后的荣耀发展前景如何?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来看新荣耀首先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人员构架、经营模式、产品业务、战略发展都需要重新制定。
    长期来看,上市或将成为新荣耀融资的重要一步。多年积累的品牌价值,新荣耀很有可能在资本市场获得极大认可和追捧,这也是华为此前不可能给与的顶层资源,走向IPO自然也就变成大概率事件。
    另外,从业务层面来看,荣耀的1+8+N全场景战略将得以快速扩张。围绕手机核心终端,布局平板、TV、音箱、眼镜、手表、车机、耳机和PC八大入口,最后延展到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以及智能出行各个板块场景。
    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逐年增长,2018年中国AIoT硬件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万亿。可以预见的是,面对5G大潮之下巨大红利的AIoT市场,新荣耀也将会重点发力AIoT。
    值得关注的是,荣耀独立后的发展前景,还要看是否能解决供应链卡脖子问题。如果能顺利采购境外芯片,荣耀的独立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江瀚认为,荣耀与华为脱离关系后,如果不能顺利购入境外芯片,将依旧面临严峻的供应链问题。另外,荣耀能够在市场中占据当前的份额,主要在于能够共享华为的研发和品牌优势,以及共用芯片等核心元器件带来的成本优势。而独立之后,如果放弃华为原有的研发、品牌和成本优势,荣耀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