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有位显身手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
南京最近有点“火”!
先是全国工商联发布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论:南京是营商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之一,营商环境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接着,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公布了前三季度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10601.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3%;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7.97亿元,增长2.5%。
统计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GDP十强榜单,南京以“10601.61亿元”的成绩首次进入全国前十行列,名列第九。并且在GDP增速方面,南京以3.3%的数据在十强城市中排名第一。
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南京实现了双丰收。
作为长期工作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媒体人,切身感受着南京的环境和温度。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南京沉着应对;优化营商环境,南京新招迭出……
今年4月18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和30名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共进早餐。南京市委将每月18日确定为“企业家服务日”。
“为什么办这个早餐会?要利用这种形式,让我们政府各部门能够和企业面对面对接,真正帮企业解决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张敬华这样解释举办企业家早餐会的初衷。
温情早餐体现的是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政府与企业面对面解决发展难题不回避,是南京通过各种方式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
4月22日,南京市工商联、南京市总商会印发“服务民企365”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全市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加强联动,形成合力,服务“两个健康”发展。
在采访中,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丁铭告诉记者,作为“民营经济人士之家”、南京市工商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助手作用。“服务民企365”行动是在实干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的生动实践。
思想上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抓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南京市工商联遵循“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在360°闭环服务民营企业的基础上,增加5个工作维度,即:有温度,体现工商联作为“民营经济人士之家”的温暖;有速度,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力度,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实际问题;有广度,服务对象从工商联会员拓展至全市民营企业;有深度,着力加强机制建设,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通过“服务民企365”行动,南京市工商联补齐工作机制中的短板,开辟3个通道、构建6大平台、推行5项机制,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做到了上下联动,多方互动,全天候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记者注意到,“服务民企365”行动作用成效愈发突显,在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双胜利”中,在落实“四新行动”计划中,在“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中,在招商引资“四季歌”中,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中,在“民企服务月”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赢得了“民企之心”,擦亮了工作品牌。
随着“服务民企365”行动的深入开展,丁铭对记者说:“我们工商联的联系面更广了,我们感觉到自己的翅膀张开了,内部的血脉活络了,工作流转的更快、协同程度更高。工商联做到了耳聪目明。”
这正是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南京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