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递交赴港IPO招股说明书 争做业内第一股
资本市场或迎短视频上市潮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日前,快手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若成功上市,快手将成为国内第一家短视频行业的上市企业。那么,快手盈利点在哪里?其登陆资本市场又将对直播行业产生何种影响?
过去三年连续盈利
作为一家专注于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形式的大型视频社交平台,快手过去3年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表现强劲。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2019年,快手营业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状态。2019年为391亿元,2018年为203亿元,而2017年仅83亿元。2019年营业收入较2017年增长369%。此外,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53亿元,同比增长48%。
然而,净利润却并不理想,招股书显示,快手经调整净利润2017年为7.7亿元,2018年为1.8亿元,2019年12.3亿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快手净亏损63.48亿元。
对于造成今年上半年亏损的原因,快手表示,主要由于主动和长期的资本投入,比如人才引进、市场推广和研发等。
据了解,快手收入主要由直播、线上营销服务以及其他业务三部分组成,直播收入占总收入大头。2017年、2018年、2019年与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直播收入分别为79亿元、186亿元、314亿元及173亿元。占收入比重分别为95.3%、91.7%、80.4%及68.5%。
而线上营销服务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收入分别为390.6百万元、17亿元、74亿元及72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4.7%、8.2%、19.0%及28.3%。可以看出,直播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线上营销服务占比提升。
具体来看,直播业务通过向观众销售虚拟物品获得收入,观众购买虚拟物品后将其作为礼物赠送给主播表示支持和赞赏。线上营销服务主要包括广告,广告是基于短视频和直播的社交平台变现的天然方式。其他业务包括电商业务、网络游戏及其他增值服务,其中,对于电商业务,快手允许商家平台推广及销售货品,并通过平台完成销售的货品收取销售佣金。
深耕短视频领域
自成立以来,快手曾多次探索发展模式。2011年,推出GIF快手,实质上是短视频的雏形;2012年,用户可在手机上创作、上传及观看短视频,成为短视频领域的先驱;2013年,推出短视频社交平台;2016年,推出直播功能。
艾瑞咨询显示,快手如今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是中国最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类应用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快手应用程序及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及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3.02亿及7.76亿。另外,内容创作者占平均月活跃用户的26%左右。
对于此次快手赴港上市,业内人士表示,首先快手选择赴港上市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进一步完善其商业生态,实现业务版图的扩张;其次,作为上市公司更有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利于吸引人才,进一步发展;再次,有利于巩固自己在直播电商方面的领先优势,如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网红机构的联合将更有优势。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快手的流量大部分都是下沉市场流量,相对而言压力比较大,本身的变现能力较弱,但是对于整个市场来说,下沉市场反而是潜能最大的市场,快手这些年也开始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变现,本身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的,如果其整个商业变现模式体系特别是带货模式体系能够逐渐构建完成的话,快手的优势将逐步凸显。
直播行业竞争加剧
短视频和直播是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受欢迎的两种显著的视频形式。短视频满足用户在碎片时间内对社交娱乐活动的需求,直播满足用户对实时社交和互动的需求。若快手顺利上市,意味着短视频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头部短视频平台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根据艾瑞咨询,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人民币1706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1%。短视频和直播是移动广告越来越受欢迎的渠道,占2019年移动广告市场比例为15.0%,且2025年将达到27.3%。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正考虑分拆旗下的抖音业务单独在香港上市,但尚未最终确定。这意味着国内两大短视频头部企业,如今都在积极筹备上市,双方竞争将日趋激烈。
在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看来,快手与抖音积极筹备上市,一方面与公司快速发展壮大因素有关,借助资本市场的上市,有利于助推企业的做大做强,提升自身的融资能力以及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提升风险防御的能力;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已实现多轮的融资,但考虑到融资资本将会推出,登陆资本市场更为长远。
华为研究专家周锡冰表示,在目前的电商板块,互联网企业都想涉足电商业务,通过自己的话语权和渠道优势来营造自己的生态链。互联网企业的积极布局,使得快手不得不在电商板块进行攻防。
“快手上市融资并不改变直播行业总体格局,目前整个直播及短视频赛道已经基本处于平稳期了,靠烧钱与补贴已经难见效果。从目前情况看流量变现的渠道主要是广告和金融,广告门面已经基本见顶,而视频数据又与金融距离较远,虽然直播带货很火,但视频数据和精准营销关联不大,加大投入没有必要。”金融科技专家马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