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疆“就业工厂” 助力精准扶贫

作者: ■本报记者文雪梅
    新疆红豆服装厂是红豆集团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准扶贫项目。截止到目前,公司全部职工达384名,接纳南疆贫困县劳动力150名,北疆特困职工78名。红豆积极投身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实践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纺织产业先进扶贫单位""就业扶贫基地"等荣誉称号
    2015年10月,全国工商联发起“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战略行动与号召,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大型企业集团,红豆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迅速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2014年以来,先后在四川、江苏、新疆等地大力展开帮扶行动,全心全意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4年6月,红豆集团与11个地处西部山区,经济落后的红豆村签订统筹共建协议,促进红豆村在党建、经济、文化工作全面发展;2015年,红豆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产业援疆”的战略部署,在霍尔果斯中哈边境合作中心配套区筹建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2017年4月,红豆集团与徐州丰县首羡镇三官庙村开展“城乡结对、文明共建”活动,助推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2017年8月,在“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活动中,红豆集团向凉山地区捐赠200万元,为四川老区群众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2018年6月,红豆集团向江苏民营企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精准扶贫基金捐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再出力。
    其中,新疆红豆服装厂是红豆集团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准扶贫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项目全部达产后可解决500-800人就业,年产300万套件服装,产值突破2亿元。2016年,公司三个厂房全面竣工交付投产。2019年,一季度销售已超3000万元。截止到目前,公司全部职工达384名,接纳南疆贫困县劳动力150名,北疆特困职工78名。
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攻坚
    “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社会责任”,这是红豆集团在初创至今的60多年的经营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发展模式,受到中组部发文号召全国民营企业共同学习。在红豆模式中,党建不仅可以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统一,更特别的是,党建引领企业正确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稳定和谐,在奉献社会中履行企业使命。
    党建引领,凝聚人心。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红豆集团将这一模式推广到新疆红豆服装厂的精准扶贫行动中。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厂长周伟新2015年4月公司筹建新疆基地之初就来到了新疆,带头建设厂区、招商引资,带领了一批南疆转移劳动力解决就业。2017年7月,新疆红豆成立党支部。2017年,新疆红豆获得当地政府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员带头,争先扶贫。新疆红豆持续在当地开展困难帮扶活动。2018年6月,新疆红豆结对霍尔果斯市莫乎尔乡牧业村2户贫困村民,捐款捐物24000元;2018年底,新疆红豆对6名特困职工开展了困难帮扶。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党员干部充分发先锋模范作用,奋战在第一线。其中,公司党员干部带头“一对一”认亲车间困难职工共计9名。
    新疆红豆坚持组织开展各类节日活动,到少数民族员工宿舍走访,慰问贫困少数民族员工家庭。2018年国庆节,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专程从江苏赶往新疆红豆,给所有车间职工发放了节日慰问品,并给予大家节日的祝福。
    主题教育强化教育引领。为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到脱贫攻坚战役中,新疆红豆有限公司党支部长期开展谈心谈话,宣传新思维,新理念,让群众尽快转变思想,提升脱贫意识。
扎根当地打造“民心工程”
    红豆集团通过产业拉动当地百姓就业,提高当地职工收入,打造民心工程。
    提供就业,提升收入。目前,新疆红豆384名职工中,新疆少数民族职工占84%以上。2018年,新疆红豆车间职工平均工资为每月2806元,高于地区平均收入,显著改善了职工生活。有的员工一家三口以务农为生时年收入约3000元左右,而在新疆红豆工厂上班,全家全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
    入乡随俗,人性化管理。工厂管理方面,红豆集团入乡随俗,充分尊重当地文化。
    文化扶贫助力精准扶智
    走进新疆红豆车间,各类机器依次排开,工人正埋头工作,拼接缝制、熨烫、成衣质检,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
    在新疆红豆工厂项目落地之前,他们还大多都还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主动性和能力都不强。
    “精准扶贫必扶智,新疆红豆注重当地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把农民培养成高素质产业工人,提升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工作人员介绍。
    选拔人才,优化梯队。新疆红豆作为伊犁州打造的以纺织服装为龙头的援疆项目中的重点企业,储备高素质人才,吸纳新疆各个民族的人才,为企业进一步实现中层管理岗位本地化打好基础,使企业成为一个真正的新疆企业。
    强化培训,夯实基础。基于用工当地化、管理本地化的思想,新疆红豆车间上岗基层操作工、班组长等都是新疆当地人。对选拔出来的当地员工也要进行系统培训。新疆红豆与霍尔果斯市总工会、商经委合作,开设“双语培训班”。
    新疆红豆服装公司项目以产业援疆,以实业扶贫,将产业发展与造福当地相结合,积极与当地建立和谐关系,在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均成效明显。项目将江苏服装产业与新疆当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求有效对接,积极共建产业集聚、差异定位、特色明显、主业突出的纺织服装产业持续融合发展新平台。
    这是红豆积极投身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与实践,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纺织产业先进扶贫单位”“就业扶贫基地”“民族团结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未来,红豆集团将充分抓住“一带一路”的大战略机遇,充分利用霍尔果斯口岸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口岸经济,产品逐步从针织向针织外贸、梭织、家纺等产品不断延伸,形成立足内地市场,并不断开拓中亚、东欧市场的发展格局,达到产业兴疆的目的。红豆集团将继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打造长期稳定的“就业工厂”,将项目打造成精准扶贫的民心工程、样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