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获“最佳”,广东和深圳“凭什么”

三季度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4.2万亿增速转正同比增长0.3%

作者: ■本报记者黄涛

    最近,记者观察到涉及广东省、深圳市两组数据。
    其一、全国工商联发布《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广东、浙江、江苏被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深圳、上海、杭州被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本次营商环境评价和以往不一样,就是设立一道主观题,由全国样本企业自行填写印象中营商环境最好的三个省份和三个城市。
    “鞋子合不合脚,穿鞋的人最清楚;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最直接。”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兆前在报告发布会上指出。获得全国4万多民营企业的一致好评,是对广东营商环境建设最大的肯定。
    其二、今年,广东省有58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1家民企营业产值突破千亿。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广东全省创新创业热情仍然不减,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广东省民营经济单位数近1300万个,同比增长8.9%;民营经济增加值达4.2万亿,增速转正,同比增长0.3%,民营经济呈现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广东、深圳斩获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市,数据向好的原因何在?
拿出“真金白银”惠企
    近年来,广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和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决策部署,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和投资便利化改革,建设“数字政府”,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为民营经济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广东省委省政府打出财政、税费、金融、社保、就业、用能、减租等系列政策组合拳,拿出‘真金白银’惠企大礼包,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广东省工商联有关负责人说,今年1-8月,广东省(不含深圳)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51亿元,其中,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021亿元,为民营企业抗疫和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民营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把促进“两个健康”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民营经济人士之家,广东省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服务促进“两个健康”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推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广东省工商联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施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工程,承办粤商大会,打造《风云粤商》栏目,积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大力推动营造尊商重商的社会环境。
    同时,协助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和企业家座谈会、“粤商省长面对面”座谈会,推动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工商联、商会协会和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践行亲清政商关系。深化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合作,积极助推构建大维权工作格局,开通广东省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粤商通智慧平台,携手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六稳”“六保”等系列暖企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东省工商联全力以赴支持民营企业共克时艰,化危为机开新局。
    据记者梳理发现,自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工商联领导班子马不停蹄走访与民营经济发展有关的单位:与20多个省直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与10多个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广东省委统战部、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开展政策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走访谈心、就业服务、外贸服务、落实“六稳”“六保”等系列暖企行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反映解决困难。
    广东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用情用心服务,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沃土,撑起了成长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