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星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东:

在追梦中前行 做成果的共享者

作者: ■本报记者席昱梅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26年前,我就梦想着一定要成为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企业家。如今,一路走来,我的办公室多了一块块牌匾、一面面锦旗、一座座奖杯,它记录着我的梦想旅程,承载着一颗赤子之心。回眸之间,令我感慨万千。”这是北京市西城区工商联副主席、北京九星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东在北京市西城区工商联“我和我的祖国”征文中,开门见山的感言。
    胸怀梦想开启创业之旅
    正如其所言,李卫东的内心一直涌动着“企业家”的梦想。
    199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创业大军,开启了追梦之旅。“当年,汽车行业发展带来的消费市场异常火爆,前景广阔,这也让我看到了商机。于是,在父母、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下开了一家汽车配件门市部。”
    李卫东坦言,虽然壮志在胸,但万事开头难,起步的艰难至今记忆犹新。那时,他既是老板,又是业务员,进货、送货等琐事都得亲力亲为。“常常是:饿了,嚼上几口方便面;渴了,喝上几口自带的茶水;累了,坐着歇会又继续工作。”
    就这样,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李卫东在摔打磨练中成长,在机遇与挑战中不断前行。慢慢的,凭借勤奋的工作、优质的服务和诚实守信的为人,汽车配件门市部在圈内的口碑传了出来,生意越来越好。
    第一次创业,李卫东就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此后的6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利好政策,李卫东的业务越做越大。期间,汽车配件门市部的规模也从最初单一的汽车配件销售,拓展到了集配件销售和汽车修理于一体的配套经营模式。
    李卫东凭借着一手精湛的修理技术,在汽车修理行业也做出了名气。“便捷快速、活好技术精、服务质量高”是客户对他最多的评价。在感受着初始创业成功喜悦的同时,李卫东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提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坚持正道而行,将诚信经营作为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石。
    果断转型布局建筑领域
    李卫东是一个敢于创新,勇于直面市场经济浪潮洗礼的人。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逐梦的路上,他时刻准备着再整行装,去迎接新的挑战。
    1999年,建筑业兴起,房地产开发日趋活跃,面对迅猛发展的建筑市场。李卫东凭着6年的创业经验和对市场的敏感,作出了新的预判并果断转型,开始在建筑领域布局。为此,他“招兵买马”,建立了自己的建筑工程团队,开启了新一轮的创业之路。
    对于李卫东而言,这次转型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转折,为其日后事业拓展、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第一次创业摸爬滚打的经验,李卫东凭着一股韧劲儿,又干出了一番模样,分别在北京金融街、济南万达、赤峰万达、廊坊万达、通州万达等一批颇有代表性的地标性建筑上都留下了他的印记。这些建筑无一例外的成为了优良工程,他的团队也被业界誉为“高质量、有实力的建筑团队”。
    李卫东说:“如今,这些建筑仍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百感交集,心里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李卫东看来,事业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成就事业,收获更大的成功。他从创业起就勇于尝试,敢于拼搏,一路走来也深深体会到,梦想的实现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奋斗出来的。
    经过多年的坚守和努力,李卫东在不断的自我升华中成就着梦想,也成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然而,面对取得的成绩,他没有止步,而是筹谋着新的发展。
坚守忠诚以文化服务社会
    李卫东始终坚信,文化承载的是信念,坚守的是忠诚和担当,奉上的是人民需要的精神食粮。
    “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提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将文化自信的心声传递到了每一个角落,面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召唤,我内心的文化情结也被深深触动。”2012年,李卫东听从内心的召唤——成立了北京九星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北京九星隆),决心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把社会的需求与文化展览有机结合。
    乍一看,李卫东的创业之路顺风顺水。其实,在背后也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李卫东表示,北京九星隆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展厅。隔行如隔山,为了有个好的开始,他经常跑到客户企业,走访该企业的老党员和新老员工,倾听、收集意见建议。回来后,亲自撰写大纲要点,和设计师们一起反复研究推敲策划、设计方案。当然,他带领着团队熬夜是家常便饭。为此,员工们“戏称”李卫东为“拼命三郎”。
    当企业文化展厅建成后,得到企业领导和前来参观群众的一致称赞。“当企业领导说‘这个展览好啊,它提振了我们企业人的精神之气,我得谢谢这个展览公司’时,我的内心在激荡,心里由衷地升腾起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更加坚定了我利用文化传媒,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坚定决心。”
    一路走来,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范围也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涉及到了廉政教育展厅、青少年人文关怀、党建馆、军史馆、博物馆、荣誉室、城市规划馆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室内外装饰、设计施工、整体布展策划和多媒体一条龙服务链,已与全国多家单位有过良好的合作,在业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所做的文化产业项目均得到了各方好评。
成立协会为行业发展搭桥铺路
    2016年,李卫东给自己肩上添了一份责任。“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为了紧跟时代脉络,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李卫东与几位企业家一同发起成立了北京政府采购企业协会,并被推举为会长。
    在他的带领下,协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7年,面对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很多企业面临着迁移或寻址。身为西城区工商联副主席、北京政府采购企业协会会长,李卫东把一些企业的彷徨、无助看在眼里,琢磨着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愁。
    经过一番考量,在充分协调后,李卫东带着会员企业家开始了京津冀考察之旅。2个多月,夜以继日,足迹几乎遍布京津冀的每一个城市,期间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里,每当有人劝他休息一下,李卫东总会说:“咱们得为企业发展找到新路,作为会长,这件事一天不解决,我不甘心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反复的考察和论证。2018年2月2日,集生产、生活、配套供应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迁安文创共享园正式签约发布。此项目的落成,被北京电视台、今日头条等多家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称“这是以小疏解促大疏解”的成功典范。
    然而,“文创共享园”签约后,企业入园等实际问题接踵而来,最敏感的就是资金问题。入园的多是中小企业,搬家成本高,资金又有限,面临着不搬不行、搬又搬不起的窘境,很多企业忧心忡忡。
“我深知企业的难处。”为了帮助入园的企业走出困境,为企业发展谋出路,李卫东一方面积极谋求当地政府的支持,给予最优惠的政策,一方面将政府奖励给自己的园区资金全部贴补给入园企业,此“义举”让入园企业不仅有了归属感和获得感,更是满怀感恩,增加了凝聚力。如今,文创共享园已经成为迁安地区的一个标志性品牌,也正在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为国家、为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先后安排就业人员上千人次,并先后获得过“慈善博爱扶贫济困奖”“抗震救灾奉献爱心捐赠先进单位”“慈善助学奖”等荣誉,企业也多次被西城区授予精神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光荣当选为西城区政协委员,2018年,在开展的“北京榜样”五周年活动中,他作为“北京榜样”,光荣地出席了表彰大会。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过去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李卫东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萦绕于心,追梦的脚步不会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