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或成中小企业融资福地

——记新三板深化改革一周年

作者: ■本报记者蒋元锐

    改革路上的新三板,从未停歇脚步。
    新三板改革并不容易。从备受争议到大众期待,监管对新三板一直关爱有加。10月25日,是新三板改革开启的一周年,从改革一年来看,我们发现新三板改革已经初显成效。
    这一年里,我们能看到新三板改革推进按下快捷键,在政策落地方面,设立精选层、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连续竞价交易、降低投资者门槛到100万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成功落地。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底,累计有1335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其中中小企业占比94%,民营企业占比93%。其中精选层首批32家企业通过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合计达到94.52亿元,它们股价较改革前交易价格平均上涨150%。合格投资者超过163万户,较改革前增长将近6倍。
    新三板改革一周年之际,这份成绩单颇为亮眼。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董事长谢庚22日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新三板改革创新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新三板注册制改革,加快实施转板上市制度。
    服务中小企业
    “通过挂牌新三板,中小企业不仅获得了扩大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本,同时接受了资本市场文化的熏陶,公司治理与规范运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中国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主任周贵华说。
    2019年10月份以来,随着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落地,新三板基础制度得到了完善,融资、交易功能更加有效发挥。
    谢庚表示,全国股转公司将加快实施转板上市制度,构建起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积极推进新三板注册制改革,并以注册制改革为主线,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原则,系统优化市场基础制度体系,使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制度更加定型、更具特色。
    此外,全国股转公司还将进一步优化投资者数量和结构,持续优化融资并购制度、信息披露监管制度、市场退出机制,以科技应用引领服务效率提升。
    “资本市场在服务中小企业和创新经济融资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指出,资本市场可以有效识别风险并准确估值,为不同生命周期企业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并推动资本要素向更多中小企业聚集。
    周贵华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逐步把新三板建设为以成熟投资者为主体、基础制度完备、功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有效,具有吸引力、竞争力和辐射力的精品市场,更好发挥培育“小特精专”中小企业的市场功能。
    虽然,新三板目前首批企业出现大面积破发,不及预期,但是,新三板仍在努力拓展自己的市场。周贵华表示,新三板的“初心”和“使命”是服务中小企业,这决定了市场呈现出与沪深交易所不同的特征,大家要更加理性看待。
    何以留住优质中小企
    2020年以来已有87家新三板企业摘牌后在A股上市。从券商的上市辅导情况看,今年以来共计229家新三板企业公告接受总计59家券商的上市辅导。
    告别新三板,转向A股这条道路并不陌生。新三板如何留住优质中小企业,也一直是股转公司努力的方向。
    新三板深化改革以来,政策利好持续向新三板倾斜。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致辞提到,将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研究出台精选层公司转板上市相关规则,提升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
    转板机制打开无疑能够留住优质企业,为新三板市场带来更多利好。一直以来,差异化发展是新三板发展特色。谢庚表示,将积极推进新三板注册制改革,并以注册制改革为主线,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原则,系统优化市场基础制度体系,使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制度更加定型、更具特色。
    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成为新三板的特色。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明介绍,新三板服务对象主要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如何进一步增强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服务能力这一核心,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推动构建支持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持续优化新三板市场制度体系,完善新三板市场监管和服务体系。
    徐明表示,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要注重四个方面:一是按照市场化规律办事;二是依法依规进行深化新三板改革;三要认识到这既是一个增量改革,同时也是一个存量改革;四是防范风险、稳步推进。
    新三板深化改革以来,尤其是精选层的落地,给了从业者更多的信心。精选层中不乏有大量优质的中小企业,精选层也是最接近A股的市场,在信披要求等方面也趋同上市公司。
    新三板未来可期
    新冠肺炎疫情下,企业更需要金融“保驾护航”。新三板一直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政策利好支持下,新三板也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制度端,将稳步推进混合交易、融资融券等业务落地;在资金端,推动存量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境外合格投资者等长期资金入市;关于投资者门槛,有望再降低。这些层层利好下,从业者也对新三板发展更加具有信心。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目前新三板精选层的示范效应、流动性已经逐渐凸显,换手率、估值等各方面都有所改善。一方面公募基金等入场精选层方式已明确;另一方面精选层混合交易做市交易系统已就绪,券商做市、两融业务的改革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对于即将落地的两融业务和混合做市制度,将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流动性、价格,也将积极推动交易和业务改善;同时,混合做市将成为改善新三板流动性的关键措施。付立春认为,新三板“左可转板,右降门槛”,二者发力将为新三板发展注入更多流动性。
    银泰证券股转系统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认为,激活新三板,不仅需要推进精选层,还需要市场主体的努力,包括监管层和券商等中介机构,也包括挂牌企业和广大的投资者。目前新三板改革既有自下而上的诱导性制度变迁的因素,又有着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因素,这样的市场成功的概率会非常大。
    新三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正如接受记者采访的新三板从业者感慨,机遇大于挑战。
“新三板挂牌企业众多,在发展阶段、行业特征、企业规模等方面差异巨大,新三板只有改革探索,才能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