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民企积极推进“万企帮万村”
作者:
■本报记者马蕊
记者从昆明市工商联了解到,近3年,昆明民企积极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广泛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消费帮扶、捐赠帮扶等,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166万元,精准帮扶全市行政村200余个,贫困群众8万余人。“以‘万企帮万村’为载体引领昆明民企助力脱贫攻坚,彰显了昆明市民营企业及社会组织的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使命担当,为昆明市脱贫攻坚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昆明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优化组织凝心聚智
3年来,昆明市工商联全面贯彻落实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扛起助力精准脱贫这份政治责任。
一是提升全体干部职工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思想认识,夯实思想基础。二是把扶贫工作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把精准脱贫工作作为年度任务列入每年的工作要点,对重点扶贫工作进行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党组会把扶贫工作列入议题,进行专题研究,集体讨论、集体决策、集体推进。三是切实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万企帮万村”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推进扶贫工作。四是深入开展机关党建和基层组织工作。在挂钩帮扶点妥托村建立了昆明市商(协)党委基层党建活动基地,以党建促村建带扶贫,切实提高扶贫的质量和水平,在扶贫路上展现民营企业及商会组织的风采。
全员参与尽责担当
昆明市工商联会员企业共有近300家与云南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签订帮扶协议,联系建档立卡贫困村和深度贫困村委会176个,建立一批“万企帮万村”示范点。
昆明市工商联共选派驻村工作队员5批4名工作队员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队长,长期蹲点驻村扶贫。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挂包帮”结对帮扶,挂联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466人。
2018年,昆明市工商联动员工商联界别的24名政协委员结对帮扶东川区乌龙镇10个深度贫困村,组织召开结对帮扶签约座谈会,签订帮扶协议,实施产业扶贫等帮扶项目30余个,共计投入帮扶资金259万元。组织实施“光彩事业”东川行活动,3家企业与东川签订了招商项目及帮扶协议,协议资金2亿余元,实施捐赠项目6个,捐赠资金近40万元。
昆明市工商联还引导动员会员企业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昆明桃园家具城此前开展了“云南省首届家具下乡精准扶贫献爱心大型公益活动”,向寻甸县等贫困群体捐赠家具2000余套,价值400余万元。
创新方式“精准扶贫”
在精准扶贫行动中,昆明市工商联主打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品牌,发挥民营企业资金、技术、管理、人员优势,通过企业投资、推荐介绍投资等方式,开发结对帮扶村的资源,提高结对村生产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见成效。
昆明市工商联于2017年在禄劝县召开“百企(商)帮百村”精准扶贫对接会,动员30余家民营企业及商会组织在禄劝县开展以产业扶贫为重点的精准扶贫活动。如富民县工商联动员富民银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双赢模式和长效机制,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专门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产业扶贫。同时发挥商协会优势,在谷花鱼养殖区域收购销售谷花鱼稻米,延长了谷花鱼产业链。引导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云南鸣丰鹅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响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通过联合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商品肉鹅生产。截至2019年底,该公司共计带动254户农户发展肉鹅生产,实现年销售白条鹅820吨,现资产规模达已1100余万元。
按照“不到扶贫点,消费也扶贫”的理念,昆明市工商联设立消费扶贫示范点,积极动员民营企业采购、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自2019年4月在昆明市桃园家具城设立首个消费扶贫示范点以来,昆明市各县区陆续设立消费扶贫示范点10余个,参与消费扶贫的销售企业近70家,扶贫产品销售金额1000余万元。参与采购企业近190家,扶贫产品购买金额600余万元。
昆明市工商联积极扩大教育扶贫活动范围,倡导“助力寒门学子,爱心雨润英才”活动,自2017年以来,共动员民营企业、商会组织、昆明市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80余人次帮扶东川、寻甸、禄劝、富民等地寒学子500余人,捐赠教育扶贫资金近200余万元,为昆明市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