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万企帮万村”引来“金融活水”

广西工商联携手农发行举办产业扶贫项目供需对接活动

作者: ■本报记者李运涛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日前联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共同举办2020年广西“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产业扶贫项目金融支持供需对接活动。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工商联主席磨长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武建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蒋志强,南宁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黎四龙,自治区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丽等出席活动,参与广西“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民营经济人士代表40多人参加。
    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扶贫资源聚焦民营企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项目,促进帮扶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推动形成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扶贫合力,共同构建扶贫长效机制,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磨长英首先感谢并肯定了农发行广西区分行对工商联事业的关心和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并就本次对接活动落实落细提出了四点意见: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加强银企合作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的重要意义。广西工商联作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最早的倡议者和参与者,在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力量参与广西扶贫攻坚事业方面努力作为,卓有成效。今年疫情致使广西许多参与产业扶贫的民营企业面临融资困难,迫切需要银企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发力,实现双促双赢。
    二是希望农发行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助力“万企帮万村”行动民营企业产业扶贫。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对参与产业扶贫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适当拓宽抵质押物范围,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企业的获得感,使政策性金融资源真正成为民营企业扶贫的助推剂。
    三是希望参与产业扶贫的民营企业练好内功,注重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切实增强盈利能力、主动与金融部门做好对接,变“输血”为“造血”,实现自身健康发展。
    四是希望全区各级工商联加强服务,积极建立银企对接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与农发行合作,宣传推介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探索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营造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良性互动的良好氛围,为广西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及乡村振兴建立牢靠的金融保障体系。同时,积极协调各地党委、政府促进结对帮扶企业的健康发展,优先享受当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企业在结对村的投资和捐赠依法享受优惠财税政策,切实拓宽银企对接平台,优化对接环境,增强对接实效,努力为广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决胜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实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武建华表示,农发行广西区分行一直以来都把服务民营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疫情期间,全力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信贷资源向贫困地区民营企业倾斜。突出支持民营企业在保障贫困地区“蛋、奶、肉、菜”供应,支持林业、桑蚕、油茶、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扶贫行动。截至9月末,农发行广西区分行已投放产业扶贫贷款94.35亿元,带动“金穗农业”“宝中宝农牧”“茂圣六堡茶”等一批民营品牌在贫困地区投资,累计为261家复工复产企业授信887亿元,发放贷款154亿元,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今后将继续坚决贯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国家有关部门政策要求,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补短板、逆周期调节作用,进一步深化与自治区工商联、金融同业的紧密合作,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
    活动期间举办了第16期商会讲坛,蒋志强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政策宣介》,以生动详实的案例介绍了扶贫业务类、基础设施类和创新类中长期贷款业务品种。为让更多的民营经济人士学习受益,此次商会讲坛采取现场面授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地将产业扶贫、乡村振兴项目金融性支持政策宣传惠及最广大的民营经济人士。
    此外,农发行广西区分行还与29家民营企业现场签署了授信协议,涉及40个项目,金融授信额度接近55亿元。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广西佳信企业投资集团董事长苏景昌,广西长江天成农业集团董事长罗长兰,广西丹泉集团总经理莫伟明在会上作代表发言,他们一致表示感谢自治区工商联和农发行广西区分行为企业搭建的金融服务平台,一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练好内功,提高诚信度,增强盈利能力,努力为广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决胜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实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