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把握“四个关系” 力促“两个健康”

作者: 【记者杨联民上海报道】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重要指示,全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中,上海市浦东新区工商联紧紧围绕“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十字方针,辩证把握“四个关系”,始终坚持把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并以不断优化的服务促进“两个健康”。一套教育、引导、服务“组合拳”,开创了浦东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近年来,随着上海自贸区在浦东的设立,浦东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浦东民营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面对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浦东新区工商联在引导“两个健康”中,首先是把握“统”“分”结合,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体系。统是指统一认识、统筹资源、整体推进。浦东新区工商联充分认识做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是工商联的重大政治使命,浦东新区工商联党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力量汇聚到引导服务“两个健康”主题上来。树立“大统战”观念,发挥协同优势,加强统筹谋划,调动各方积极力量,充分挖掘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会员单位的各种优质社会资源,合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分”是指分众教育、分类教育、分时教育。按照统战工作面向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的要求,以党员民营企业家、民营经济代表人士、“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创业企业创始人、行业商协会会长等为重点,把握年轻一代、老一辈民营企业家在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等各方面不同特征,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分类精准施教。全面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如青商会以“传承创新”为主题,策划论坛、讲座、爱心助学等特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思想政治觉悟。
    把握的第二个关系是“知”与“行”的统一,提供多维化、精准化的为企服务。为做好服务企业工作,浦东新区工商联做实基础工作,从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入手,强化工商联干部统战工作、经济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整体工作效能。同时,通过加大走访力度、注重谈心谈话等,理顺诉求发现机制,及时发现、掌握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回应企业家关切。在此基础上,做强各项服务工作。结合贯彻“六稳”“六保”,深化落实“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针对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共性难题,引导优质信贷资源进一步向镇街(行业)商会倾斜,同步推出“云商会”线上金融服务问需,并发放服务流程,提高商会组织金融服务能力。还通过加快培育一批与浦东战略地位相匹配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民营龙头企业,提升民营经济在浦东实现“两万亿”工作目标中的贡献度。
    把握的第三个关系是“破”与“立”并举,凝聚更广泛、更强大的前行力量。浦东新区工商联结合“四史”教育,结合国际国内形势,通过古今对比、中外对比,提炼民族精神,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破除错误思想观点。同时,发挥线上线下宣传主阵地作用,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脱贫攻坚故事、工商联故事、优秀民营企业家故事,以典型引领,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在此基础上,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主体作用。引导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强化履职尽责意识。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拓宽建言渠道,激励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建言献策。上半年,浦东民营企业家为新修订的《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建言22条,其中5条被采纳。紧紧围绕浦东中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等工作任务,引导企业家参与光彩事业、精准扶贫和公益慈善事业。疫情期间,浦东新区工商联、光彩会共收到捐款841万多元。其中,502万多元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定向用于湖北抗疫,338万多元用于采购62万余只医用口罩、1万多件防护服等,助力浦东36个街镇的一线抗疫和民营企业复工复产。
    第四个把握的关系是“制”与“治”的结合,建立更稳定、更坚实的组织保障。浦东新区工商联通过抓好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优秀会员发现机制,做好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年轻一代教育培养的统筹规划,建立健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状况调查研究和分析研判机制,做好完善联谊交友、谈心谈话制度,探索制定构架亲情政商关系相关制度等,构建规范化、常态化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制度体系,为明年工商联换届打好坚实基础。同时,做好治理文章。加强党对工商联所属商会的领导,完善商会的法人治理,激发商会内在动力和创新发展动力,不断探索商会自主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其中,高东镇商会和高桥镇商会被评为全国“四好”商会。还以党建促企,引导、帮助民营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诚实守信经营,健全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工作机制,支持企业“以恒心办恒业”。经过战“疫”工作历练,商会党组织的引领功能凸显,推动商会服务水平实现了又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