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一”提升民企党建质效

山东青州市工商联推进政治引领工程走深走实

作者: ■本报记者张文燕

    近年来,山东省青州市工商联、青州市非公企业党委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在非公有制企业织好一张网、下好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坚定一条路,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党建质效,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推进政治引领工程不断走深走实。
    织好政治引领一张网
    为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青州市委、组织部门、统战部门和工商联、商会、企业各级组织同向发力、齐抓共管。成立15个工作专班,对300余家重点企业和商协会明确“一对一”包靠责任,帮助解决问题700多个;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对选配包靠干部给予重点倾斜,对46个非公党建示范点的建、管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青州市工商联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大调研大走访,传达上级政策、了解企业诉求、倾听基层声音,今年来征求到的5大类20多项60余条难点问题,全部由责任单位限时办结;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以党建带会建、以会建促党建。
    值得一提的是,工商联党组书记兼任非公有制企业党委书记,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将镇街党(工)委组织委员、职能部门分管党建领导同志和市直属商会党组织书记纳入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委班子,配强工作力量,形成“一委”统领、全域覆盖,抓全局、全局抓的工作局面。
    下好政治引领一盘棋
    记者了解到,青州市绘制了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地图,实行网格化管理、二维码标注,所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位置、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等信息扫码即知。同时,依“棋盘”作战,每新建一个党组织,对应网格位置就会插上一面党旗。目前,已建立党组织486个、覆盖企业832家,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同时注重选好领路人,通过外聘、内选、下派等渠道为非公有制企业选配好党组织书记,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总体规划,每年按计划分批次培训。倡导企业党组织书记“双向进入、交叉兼职”,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由法人代表或副总以上管理层担任党组织书记的有274家,占56.4%。
    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党员群众反映好的“五好”标准,引导各非公有制企业创新支部工作方法,实现党建强、发展强。华邦建设集团的“12543”工作法、云门酒业集团的“四位一体”工作法等,都将党建工作与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员工成长、服务社会和谐相融合,推动实现红色阵地在一线、组织生活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
    拧成政治引领一股绳
    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群建、群建助党建,提升“两个覆盖”质量,将党与群拧在一起。针对企业实际,明确重点、分类施策,在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发挥“带建”作用,将群团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主题活动有效融合;在未组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发挥“促建”作用,先行组建群团组织,团结职工群众力量。目前全市已有640家非公有制企业成立工会、248家成立共青团组织、165家建立妇联组织,实现党建群建合力发展。
    同时聚焦“两个覆盖”,推行“双报”“双培”“双找”“双述”四项制度,将建与管拧在一起。实行“双报”制度,强化源头管理,在企业注册登记申报、年检年报时,明确规定要对党建工作情况进行登记。采取“双培”措施,坚持把企业中的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实行计划单列,每年不少于总量的15%。常态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找”工作,加强对流动党员特别是到企业务工党员的排查登记。推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年终向所隶属上级党委、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委同时报告基层党建工作的“双述”制度,推进工作开展。
    将亲与清拧在一起,充分发挥工商联的“联”字效应,搭建金融服务、人才人力、学习培训、法治营商和商会互动五个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资金难、用工难等问题,提升企业家能力素质,促进资源互惠共享。今年以来,平台投放贷款62.8亿元,开展线上培训10余场,为300多家企业招聘员工6000余人,组建5支法律服务队,成立检察院派驻工作站,聘请11名企业家为特约检察员,有力助推了“两个健康”。同时,强化从严治党,在非公有制企业探索成立纪检组织,引导云门酒业集团、华邦建设集团等企业党委成立纪委,为企业党的建设、政治引领和规范化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坚定政治引领一条路
    据介绍,青州市工商联始终坚持引领思想,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工商联大讲堂、党建沙龙等活动,带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商会会员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全方位传播民营经济正能量。
    坚持引领方向,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定期召开民企座谈交流会,畅通交流渠道,引领企业家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坚持引领能力,用活用好金融服务、人才人力、学习培训平台,开展法律进商会、进企业等活动,引导企业家树立诚信、法制意识,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升企业家自身能力。坚持引领责任,邀请优秀民营企业家作经验交流。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主动靠前、精准发力,累计捐赠防疫抗疫物资4916万元;引导参与工商资本下乡,投入资金39.98亿元;引导参与“千企帮千村”活动,对全市25个省定贫困村帮扶全覆盖,在公益、技能、产业帮扶等方面投入26.4万元,惠及10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