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加力支持民企
多措并举让利实体经济 小微企业贷款量增价减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小微企业生存更加艰难,金融监管多次瞄准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出台多项措施,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近日,在第260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生银行、浙商银行、泰隆银行三家银行行长就如何支持民营经济以及小微企业方面带来了各自的办法。
民生银行:
推动小微金融“提质降本”
数据显示,2020年1至8月,民生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3654.6亿元,同比增加398.6亿元、增幅12.24%;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305.9亿元,比年初增长263.6亿元、同比增长363.4亿元,占全行贷款比重为11.58%。
“小微金融始终是民生银行的主动选择与战略坚持。”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在表示,民生银行加速推进小微金融3.0深化实施,运用科技金融手段,建立线上+线下、全流程、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小微作业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对小微企业特别的融资和让利支持。”郑万春介绍,民生银行采取差异化支持策略:对抗疫行业小微企业,主动对接服务;对经营正常、有需求的小微企业增信,今年1至8月累计为4.92万小微客户主动提高授信额度等。同时,主动降低定价,通过多种方式减费让利。今年1至8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发放利率5.98%,比2019年全年平均定价水平下降了0.57个百分点;1-8月累计为18.61万小微客户下调利率,同时累计减免账户管理费、收单手续费等6.97亿元。
据了解,民生银行大力推广由民生首创的无还本续贷服务,截至8月末,无还本续贷小微贷款余额1979.99亿元,今年以来发放的无还本续贷,50%以上由小微客户通过手机即可自助办理无还本续贷。
郑万春表示,民生银行将继续深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快小微金融从传统金融向数字金融转变。
浙商银行:
平台化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截至6月末,浙商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6200多亿元,较年初增长10.4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63.54%。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800多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6.71%,其占比已连续多年位列全国性银行首位。
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介绍,面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和客户价值创造新需求,浙商银行以“两最”总目标为引领,全面实施平台化服务战略,打造“科技+金融+行业+客户”的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线上化、平台化、场景化、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探索特色化、差异化的服务民营经济之路。
在徐仁艳看来,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金融创新“不接地气”。浙商银行创新区块链技术应用,跳出传统思维和信贷投放模式,从企业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着手,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债权和物权转化为电子金融工具。企业通过转让工具进行融资、采购和偿还债务,盘活沉淀资源,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统计显示,该行创新打造的池化融资、易企银、应收款链等平台化服务模式,已为4.4万家企业合计提供融资余额3300多亿元。通过平台化服务,帮助企业盘活沉淀资产,增强流动性,减少外部负债,节省利息支出,实现“降杠杆、降成本、增效益”。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
进一步降低小微贷款定价水平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小微企业融资呈现出新的特征。”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行长王官明说,一些企业现金流吃紧,亟需资金救急纾困,或者调整还款安排,进行贷款展期、延期;小微企业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复工复产以后,融资的需求较为旺盛。
王官明介绍,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主动联系贷款到期企业,通过无还本续贷产品“接力贷”及T+0无缝续贷服务“预审批”,降低小微企业财务成本和筹资压力。截至8月末,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累计为符合条件的1.8万多家小微企业办理了延期还本付息,金额约111.7亿元,占同期到期贷款的48.9%。
在小微企业减费让利方面,王官明表示,该行长期实行“裸费裸利”政策,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减费让利,近6年累计减免手续费近14亿元。疫情暴发后,针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和企业给予利息减免优惠,共惠及小微企业1.1万户、贷款余额205.4亿元,减免利息1400余万元。
同时,进一步降低小微贷款定价水平,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去年下降66个BP的基础上,今年8月比去年12月又下降了75个BP。
在疫情的冲击下一些企业被迫停业歇业,增加了不良贷款的潜在风险。王官明表示,上半年,疫情确实对经济运行造成一定冲击,小微企业由于风险抵御能力弱,受到影响比较大。从泰隆银行情况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有一定上升,截至8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23%,比年初上升了0.1个百分点。同时加强“堵新清旧”:一方面,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另一方面,严控增量风险,进一步加强准入管理,做好常态化自查,管好员工的意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