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为新发展格局提速

作者: ■丁恒情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研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问题以及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流通体系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预见,通过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必将进一步引发“地理收缩效应”,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在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必将实现再提速。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同等重要,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如何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全链条联动?如何打通梗阻、提升效率,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扩大交易范围,释放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潜力?在这一过程中,高效的流通体系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是极为重要的联通纽带和桥梁。有了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架起桥梁,在国内与国际之间架起桥梁,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就有了基础和支撑。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具有着多重意义。首先,有了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让产品获得“可销售的渠道”,有助于建立双向畅通、互动互补的多层次商品市场结构,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其次,有了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对加快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也是新的助力,这一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最后,有了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对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我国从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将产生深远影响。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性的大事,最忌做虚功、出虚招。应当看到,虽然我国流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但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还存在不少堵点亟待打通。我们必须增强抓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摆主次、抓重点,找差距、抓落实,着力在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等方面持续发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才能最大限度把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只有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从讲政治的高度狠抓落实,我们才能构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从而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很多问题必须从长远角度、战略高度来谋划和推动解决。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以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为纽带和桥梁,拓宽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动力、增厚底气、增添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