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的“晴雨表” 国际合作的“连心桥”

服贸会将引领服务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作者:
编者按:
    从诞生于2012年的京交会到作为中国三大对外开放展会平台之一的服贸会,8年时光,这个旨在打造全球服务贸易品牌的盛会已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晴雨表”,成为国际服务贸易高水平合作的“连心桥”。
    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日落下帷幕。在6天的会期中,190场论坛及洽谈活动陆续举行,约20万平方米的展览展示空间精彩纷呈,一项项对外开放新政策、新措施首次发布,一批批交易意向、成果相继达成……服贸会将引领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作为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本次服贸会备受瞩目。整合了北京文博会、旅博会、冬博会、金博会、机器人大会等重要展会和内容,“1+8+N”会展新模式令观众耳目一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190场论坛及洽谈活动联合打造服贸领域盛会。据初步统计,本次服贸会已有权威发布类成果97项,联盟平台类成果19项,首发创新类成果99项。服贸会成交踊跃,各省区市、大型中央企业和金融企业首次组建了交易团,与会洽谈采购,共签订协定协议类成果240项。
    在服贸会的成果发布厅,从9点开始,几乎每半个小时都会举行一场活动,既有新品发布,也有合作签约。服贸会正在成为全球客商寻找商机、各类企业展示实力的新舞台。参会展商和与会专家的信心正是来自中国服务贸易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剔除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旅行服务贸易,中国服务进出口增长2.1%,成为稳外贸稳外资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旅游业也正在复苏。
    参加本次服贸会的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刘成说,“在海南,以往主要是旅游带动消费,现在出现消费带动旅游的新局面。”“面对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服务业发展的动力,以及服务贸易高增长和高附加值的特点,为我国贸易增长打开巨大空间。”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表示,中国服务贸易实现产业升级,发挥了稳外贸稳外资的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强表示:“‘中国制造’应当与‘中国服务’协调发展,共同打造‘制造+服务’开放合作体系。”
    据悉,自2015年北京市成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来,先后推出3次试点方案,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投资贸易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形成了120余项开放改革做法。在本次服贸会上,中国对外宣布,北京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工作方案明确北京未来10年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发展目标,提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26条具体举措。
    9日大会落下帷幕,但由京东集团作为技术服务商的服贸会数字平台还将持续运行,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服贸会”。(骆国骏、孔祥鑫、吉宁)